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蔡令杰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蔡令杰
[导读] 摘要:在公路路面施工作业开展期间,沥青混凝土属于不可缺少的一项材料,其决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山东洪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在公路路面施工作业开展期间,沥青混凝土属于不可缺少的一项材料,其决定了公路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当前阶段,要想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效率,强化各项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就要求加大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力度,全面探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各项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施工控制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我国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中占90%以上,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也使得路面施工技术及路面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期待着质量更好、环保程度更高的道路出现。传统的沥青路面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的技术工作者共同探讨,采用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减少资源的过度损耗,加强环保施工理念等。要不断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和发展质量,就必须有效并快速地解决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1.1、混合材料配比
        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配比混合料,这些是施工需要的材料,如果比例把握不科学会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最先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配比混合料后需要搅拌,而搅拌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很高,各种材料的添加顺序也是固定的,必须符合要求,搅拌工艺也要达标。配料的搅拌一般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在设备搅拌过程中还需要定时对冷料仓的转速进行调整,保证供料均衡,使搅拌效率提升。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应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为度。
        1.2、沥青混凝土的拌和
        工程中使用2000型间歇式混凝土拌合站进行生产,在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上,沥青混合料在拌和中对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在拌和时,对矿料和沥青的用量使用电子秤和自动控制装置进行了严格的测量和控制。拌和的实践控制上,保证每盘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都不少于45秒,其中要有5秒以上的干拌实践,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拌和均匀,以便所有的粗细集料都能够裹覆沥青。由于工程使用了石油沥青,所以在拌和之前,需要用导热油进行加热,使加热温度能够在150℃,粗细集料直接热料仓中进行加热,温度也控制在150℃,填料的矿粉并不需要加热。为了避免混合料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或者运输中出现滴漏的情况,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了145~165℃,而且也有利于沥青裹覆更加均匀,避免施工中存在困难,混合料在拌和好后,也要立即送往施工现场,保证混合料的性能[1]。
        1.3、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在应用摊铺机设备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控制好该项设备的运行速度,从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如具体的摊铺厚度、宽度以及施工设备。通常来讲,摊铺机的最佳速度可以设置在2~6m/min之间,在摊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保持缓慢且均匀的状态来操作摊铺机,与此同时应当做到一次性完成摊铺工作,禁止随便更改或者是调整摊铺机的运行速度,以免发生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人员再次对摊铺机进行修整的,不过当对相对特殊位置进行摊铺的时候,比如十字路口或者是交叉口,就应当派遣专业性的人员进行指导调整混合料的比例,其次摊铺期间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时,应当重新进行摊铺工作,对于应用的扭绕式钢丝,直径不可以超出6mm,并且每间隔5m的距离便装设钢丝支架,增强拉力,将钢丝安装到摊铺机的左前方,采取横坡仪设备加以控制,而且摊铺机后方也必须要安装钢丝,等到完成摊铺工作以后,就可以应用走雪橇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2]。
        1.4、沥青路面碾压
        路面将长期受到车辆的碾压,必须保证其承重功能,而碾压就是增强沥青路面承重性能的必要性环节,它的作用是使各种混合料更加紧密,提高路面密度和坚实度。

压实工艺遵循“紧跟、匀速、高温、少水、高频、低幅”的原则。碾压应从低到高,由边至中的方向碾压。路面碾压包括三个步骤,分别是初压、复压和终压,按照技术标准完成三次碾压才能保证路面质量。初压是与摊铺同步进行的,包括静压和振压两个步骤,碾压速度一般控制在1.5-2km/h,一般采用较轻的双钢轮压路机;复压大多是采用2-4台同型号的较重的轮胎压路机完成振压,碾压速度一般控制在3.5-4.5km/h;终压就是一次或两次的静压,碾压速度一般控制在2-3km/h,运用较轻的双钢轮压路机即可,为的是达到巩固路面的效果。压路机碾压应做到梯形、段落分明并对初压、复压、终压设置标志标牌,便于操作手辨认,避免漏压、重复碾压(过压)。在碾压过程中设专人及时检测碾压温度[3]。
        1.5、接缝的处理
        接缝的处理水平,关系到路面质量和行车舒适性,也反映施工单位的作业水平,须高度重视,做到精工细作、精益求精。因本项目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施工基本连续,故施工纵、横缝采取冷接缝的形式。上面层、下面层、稀浆封层、水稳基层纵缝均错开20cm,以防止雨水的渗透和侵蚀;在铺筑另一幅面层前,对原已压坏或压扁的纵缝进行切缝,以保持纵缝顺直,所切断面与路线垂直;且将纵缝清扫干净,涂洒黏层油;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cm,摊铺后将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面层行走,碾压新铺层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延伸过已压实面层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横缝:横向接缝一般是在每天施工完毕时设置,采用冷接缝,上下面层横接缝错开1.5m;检查接缝处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除后在端部涂黏层油后再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后再检查平整度;横缝碾压时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15cm,然后每压1遍向新铺混合料方向移动15cm,直到全部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向碾压[4]。
        2、强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对策
        2.1、对沥青路面施工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当温度发生变化以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从中看出,温度变化情况决定了沥青性能,所以在施工环节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保持温度的合理性,尤其是在摊铺和碾压环节中,必须确保温度的适宜程度,以免发生隐患。施工单位应当在前期施工环节中有效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做好温度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工作,防止沥青混合料温度突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开展。
        2.2、加强技术监督与质量维修管理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相关作业的技术监控和质量保障。加强运输、搅拌、碾压、摊铺设备的性能检验与保修,确保施工时机械设备处于稳定高效状态。在施工过程中,要规划好施工流程并对混合材料进行检测,千万要避免泛油现象的产生,严格把控沥青公路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监控,按计划和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养。建立安全档案,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情况以及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排查,也为后期的质量监控跟进提供了科学依据[5]。
        结束语: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最主要的环节有材料配比、路面摊铺、碾压和压实,每个环节相对应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控制施工质量也必须从这几个环节入手,通过控制材料、设备和人员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保证公路工程按标准完成。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行车的安全及地区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施工监管,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青青,刘兴中.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27):38-39.
        [2]苑春玲.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门窗,2019(17):119.
        [3]叶新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风,2019(2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