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研究 吴华娟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吴华娟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码33252519830323XXXX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交通作为影响交通和行人安全舒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给排水工程建设已成为提高服务功能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施布局设计过程中,给排水设计项目和长而大的管道布局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不仅降低了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得项目建设无法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为此,研究人员应对给排水设计问题产生原因与作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找出优化控制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研究
        导言:城市给排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其建设目的是去除城市地表水,实现城市污水处理,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因此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政给排水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加大了设施建设力度。给排水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给排水设计,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某道路工程为例,就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的现状及措施进行探讨。
        1市政道路工程的给排水施工设计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在市政给排水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人们逐渐重视环保设计理念。各个城市都设置了污水管道,而市政给排水建设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使得设计不达标。此外,由于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缺乏相关技术,工程施工质量相对粗糙,管道周围地面下沉,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2研究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和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道路给排水优化运行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排水不畅,不仅会阻碍车辆通行,还会增加车辆行驶过程中打滑的风险。尤其是在雨季,它将给道路交通和行人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此外,当道路长期处于积水状态时,其性能也会受到损害。如,水会随着路面裂缝进入路基,进而破坏路基的力学性能,降低路基强度大的稳定性。对于北方地区,还会构成冻胀翻浆,不仅引发道路病害,还会给市政建设形象带来影响。为改善这一现状,相关建设者应从源头入手,即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出发,通过分析其特点与作用现状来进行优化,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3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
        3.1如何优化设计路基排水
        对于城市的道路来说,它主要是由路基、路面和绿化带3部分组成,其中,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时,要首先关注路基的排水工作,举例来看,要关注路基的底层结构和路基建设使用材料。在进行设计时,要按照不同的路基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方案。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当地水文条件的研究。通过对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去年降水量的分析,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制约城市给排水的因素。其次,在路基排水设计中,有必要将这一环节纳入总体设计考虑。对于城市给排水系统来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设计环节,必须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协调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路基潮湿时,不能碾压或干燥,否则会对路基造成一定的破坏。对于这种潮湿的路基来说,其含水量较低,就可以在进行施工之前开挖纵向的排水沟;最后,要加大对于立交处道路路基的排水设计的重视力度,由于立交桥的路是立体的,所以和平面的路相比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3.2加强路面给排水的优化设计
        路面积水是道路施工最忌讳的问题,路面积水说明该道理的给排水设计不合理,路面长期浸泡在水中,对路面和路基的力学性能造成巨大损害,也反正着施工质量的粗糙。雨水或污水积累在路面上,车辆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由于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抗滑系数减小,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下,不能保证刹车制动力,对形成安全构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追根溯源,从设计源头上消除这种不合理的设计,设计出更好的路面排水系统。包括:对于部分道路或非机动车道积水量小的,选择较为经济的单坡排水方式。由于工艺简单,施工难度小,单坡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施工成本,也可以保证合理积水的及时排水,保证道路排水系统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对于车流量较大,路面较宽的市政道路,采用用双坡排水设计会更加合理,上面排水保证面积较大的路面积水迅速拍到路面两侧的排水沟中,在路面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这样将双坡雨水集中排放在雨水口中,通过雨水井将雨水排放再下部的排水管道中。
        由此看来,在进行道路上部结构给排水设计使要与其下部结构的给排水系统结合起来,上下结构的协调配合更利用排水体统的整体效果。道路沿线的横纵断标高是排水设施设计的最有用数据。
        地基排水层应尽量使用矿渣、碎石、砂砾等具有较好透水性的粒状材料,从而有效防止路基下水位上升,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保证路基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排水沟、盲沟的设计应注意在盲沟与雨水井的连接处加土工布和设置空腔,保证雨水顺利进入市政排水系统,上部杂质不流入下部管道,避免管道堵塞。
        3.3对于输送水管的选择
        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量的确定是确定水管直径的关键。在确定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量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保证高精度。给排水通常由公共用水、消防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非正规用水组成。一般来说,这种非计划用水是按每天的用水量计算的,用水量系数和日用水量系数来确定。排水量与雨水和废水的流量有关。比如雨水的流量与降雨强度等参数都是设计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当地的气候类型与气温变化才能够更好的对道路的排水量进行计算从而设计出适合这个地区的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中给排水管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水管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选用金属质量的管材。在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是混凝土钢筋材质的管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管材也发生着变化。一些新型的管材在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中使用时良好的性能,使得设计人员对其青睐。因此,在设计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时也要考虑给排水系统的真正需要,尽最大的努力选择最适合的管材使用在给排水工程中。
        3.4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其他排水系统的相互协调
        给排水的设计也要注意与农田灌溉排水的利益关系。有时农田灌溉排水需要跨道路。遇到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就应该让道路的路基提高一点或实在路基的下面使用隔水设备,使得道路排水系统不会影响农田灌溉排水系统。如果在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的地点,地下水的水位较低或较高,设计人员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就要注明,给排水的施工方式,让施工人员明白应该怎么做。否则,施工人员很可能会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施工,进而影响后期的道路使用。
        给排水设计也要注意给排水的基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让路面产生的水尽快排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积水对路面的影响,减少路面长期积水造成的路面损坏次数。路面积水的快速排水可以减少积水对路基的侵蚀作用和积水对路面的影响。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积水应通过道路周围的沟渠收集。对于较高路段的积水,可通过设置水平和垂直水管来排除。路基渗水应采用纵向水管进行处理。
        结束语
        由于城市给排水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保证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在实际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城市给排水的各种因素;在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设计的合理性,包括给水设计、排水设计、管道选择等。另外,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整个项目的工程量较大,因此需要从项目造价上着手,做好合理科学的决策,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以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艾东.市政道路的排水优化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26+251.
        [2]周啟程.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67.
        [3]付晓.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8(12):216-217.
        [4]张艾东.市政道路的排水优化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26+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