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廖婉黛
[导读]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知,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促进地方文化资源融合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廖婉黛   青川县竹园镇中心小学校  628115
【摘要】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合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知,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促进地方文化资源融合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62-0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充分体现地方教育特色,促进当地人才的培养、文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到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进而产生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地方文化资源包含很多种,如当地的好人好事、红色经典故事、特色水果种植等。这种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小学美术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美术课堂改革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理念被素质教育理念所取代,小学美术课堂的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术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画画的技巧,还要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就是美术课堂的重要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有利于促进美术课堂改革的发展。在地方文化资源中,其实包含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的多元性,还能够极大丰富美术课程资源。
        (二)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风俗等,这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当地宝贵的文化资源被人们遗忘。为了进一步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必须要从教育入手,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进而认同当地的文化。此外,在小学阶段进行当地文化的普及是重要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小学生明确自己在地方文化资源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去,也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单纯依靠统一的教科书很难来贴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生活习俗等文化氛围有所不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作画知识的讲解,则会引起学生的厌烦,进而降低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内容,不仅是对教科书的补充,更是对学生认知的一种补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关于融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注重地方红色文化的融合
        红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中包含了宝贵的精神品质。


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其对历史的了解,增强自身的爱国热情。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也要有意识涉及地方红色文化,地方红色文化并不是抽象化的知识,可以具体到红色道路、红色标志等细节内容。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激发学生对于红色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通过让小学生画出来的方法来将红色文化具体化[2]。
        (二)注重与地方种植资源的结合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农作物,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农作物,如桃树、苹果树等,进而画出自己心中的树木。当小学生进行作品创作时,首先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这种与地方种植资源的结合可以为学生进行创造观察提供便利条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进一步发现自己身边事物的特色,进而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对于地方的一些特色农作物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地方文化资源不仅要让地方文化资源进入到小学美术课堂,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例如,一些美术教学活动的策划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听取学生的意见,甚至将一些简单的美术教学活动交给学生进行策划。美术课堂教学不仅要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更要提升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到去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更加贴近当地文化生活。
        (四)尊重当地的文化资源
        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并不相同,在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时需要明确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在开发中尽量贴合实际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的特色。同时,合理借鉴其他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不能照搬,而是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尊重地方文化资源,从而进行创新应用。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学科融合的一种表现。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文化资源融合时更要注重这种不同学科文化知识的碰撞,进而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去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内涵,实现地方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个过程就是尊重整体性原则的表现,也是见证小学美术教师能力的一个过程。
        (六)合理选择教学的内容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需要教师做好把关,将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文化资源做好导入。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能力水平有限,对于一些深奥的地方文化资源可能并不能较好地理解,需要教师进行更加通俗直白地讲解。在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资源条件的限制也要进行考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各方面因素的整合,最终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框架。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入地方文化资源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等原则。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田斌奇.让乡土资源走进美术课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1):45.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0(9):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