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融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映一
[导读] 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每所普通高校都要设置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

         摘要: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每所普通高校都要设置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而且将其作为公共课程增设在教学计划中,在学生入学直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中都得以全面的渗透。因此,高校要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且要将此课程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了解个人的专业发展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融合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融合;专业课程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即为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推动职业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其对个人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达到个人的职业目标。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即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区规划设计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培养,全面地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推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其今后的就业与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课程学习进行深度融合。
一、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咨询
         各大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在学生入校起就设置就业指导类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所有知识,树立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职业规划。高职院校的每位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化指导。在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外,再为学生讲解一些专业领域与行业的职业现状,了解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除此以外,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以及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可以进入本专业有关企业中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学习,另外也要邀请一些专家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使得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树立专业发展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此外,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内资源的作用,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活动,成立专门的咨询室,由专业教师轮流值班或是采取聘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开展指导工作[1]。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需求,随时前往咨询室进行咨询,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个人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不断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如,学校要组织各专业的学生成立一些学生组织,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协会等,并且组织开展人生规划与创业实践活动,使得各个成员都可以树立较强的职业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并且根据个人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引与帮助。
二、开展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其属于系统化、漫长的工程。所以,在高职教育的每个年级中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分阶段的培养工作。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其在入校后要尽可能快地了解并且适应大学的生活,要初步了解个人选择的专业,评价未来的发展。在此阶段,学生要全面了解与自我认识。在教师与学校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本专业的基本情况,激发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树立初步的职业理想,制定基础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开展专门的课程,另外也要开办一些职业生涯讲座。讲解专业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发展前景等,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所学专业,形成明确的发展与学习方向,树立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


         在大学二年级时,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其了解了一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生对专业已经比较熟悉,但是深入性不足、务实性不足。所以,学校要鼓励学生前往和本专业有关的企业中开展短期实训或者是实习[2],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的就业情况,而且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不断的修改以及优化。除此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了解个人的学习情况,并且积累许多的经验,还可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评价以及建议,有效地弥补个人存在的不足,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
         在大学三年级阶段,学生即将走入社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根据专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以及职业咨询,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信心,使其在就业时更加科学、更加明确。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与就业方面的政策,并且组织一些模拟面试等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科学、有效的求职技巧。另外,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招聘活动,和专业有关的企业加强联系、交流,并且前往这些单位开展超过三个月的中长期实习,从而使得学生和企业彼此间更加了解,为学生的就业与专业发展做好良好的准备。
三、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也在发生转变。在教育中,每个专业都会开展许多的专业课程。因为高职学习时间有限,无法将每项专业技能都教给学生,尽管学校开展的专业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使得学生规范化地开展专业学习,然而未必能够充分符合学生的基本特点与才能。因此,可能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此状况下学校就要开展一些选修课程。将少数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思政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将其他大多数的专业课程设计成选修课,并且采用学分制的评价模式。要结合不同课程彼此间具有的重要关联制定科学、完善的专业自学指南[3],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想修的课程。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学生灵活、高效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学业规划中,实现职业规划以及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
         总之,高职院校要做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开展,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而且要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人生方向,了解个人了解专业的定位,使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职业观,能够了解个人的专长与优势,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一航,田桂红.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08):141.
         [2]王昌龄.服务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06):234.
         [3]王莉,戴海群,王健.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8,v.31;No.114(03):93-95+128.
        
作者简介:王映一,女,回族,籍贯:湖南隆回,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助教,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