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当中成长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积极的引入柔性管理举措管理班级、学生,有助于改善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柔性管理;重要性;举措
引言: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经逐渐的被新时代教育界所抛弃,所以,高中班主任应引入柔性管理举措合理运用,才能实现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全面健康发展。
(一)实施柔性管理的重要性
围绕刚性管理理念提出的柔性管理主要基于人类心理、行为规律进行管理,其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存在显著的说服力。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基于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实际需求等,应用柔性管理措施,将增强学生归属感、改善班级凝聚力,可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1]
研究发现,传统的刚性管理方法被诸多班主任教师应用在班级管理中,若长久使用刚性管理措施,必然会对学生自尊心造成损伤,容易对学生个性产生压抑作用,最终学生极易出现较强的逆反抵触心理,对学生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柔性管理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原则,可以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认可教师管理,有助于改善班级管理效果,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帮助。
(二)高中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的具体举措
1、主动倾听,理解学生所思所想
柔性管理措施在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的实现前提主要是倾听和了解,当班主任对学生的真实所想有一个充分了解后,才能精准制定与学生需求相符的班级管理策略。所以,班主任开展柔性管理期间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要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掌握学生真是想法,才能使学生主动认可班主任的管理方式。
在柔性管理具体操作中,班主任应主动和学生攀谈,了解学生内心想法;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班主任交流内心想法。例如,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和学生沟通,通过交流告知学生优秀的班集体具体形象,如具备友好、团结等特点,并引导、鼓励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发表意见。从而通过倾听、交流掌握学生所思所想,然后引导、尊重、适当采纳学生建议,以此实现班级柔性管理目标。
2、坚持“以生为本”原则,给予学生人性关怀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及学生时,应将人性关怀融入班级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内容当中。经研究,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在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造成学生之间的行为、思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特征。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设计针对性的柔性管理方案。同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缺点,要围绕“以生为本”理念展开管理。因此,必须尊重、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另外,班主任应摒弃自身被赋予的角色障碍,要主动和学生变成友好的朋友,认真为学生解难答疑,引导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课余时间,班主任也应该多找学生谈心,或者鼓励学生来找自己倾诉,并且需要让学生们知道班主任就是他们在学校里最坚实的后盾。面对学生提出和班主任主动交流的情况,班主任应在交流中采用和蔼的态度和学生沟通,更要在交流中仔细观察学生,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只有让自己的关怀之情被学生感受到,学生才能主动打开心扉与班主任沟通,此时必将提高学生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配合程度。[2]
3、推广民主管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受素质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才有助于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所以,高中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应调整班级管理观念,充分利用学生渴望参加班级管理的诉求,组织民主管理,帮助学生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实际操作中,高中班主任应结合班级管理状况,组织管理组、轮值组长、纠察组。
管理组主要负责班级内部民主选举各项活动,在班级工作组织期间要坚持班主任的领导;轮值组长在此期间,应采用民主选举方式诞生,主要负责对班级管理工作状况的检查、点评及记录当日管理数据;纠察组则由其余同学组建,主要负责监督、指正管理组及轮值组长工作状况。采用此类班级管理模式,可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可赋予全员相应的职责,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管理,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柔性管理效果。
4、秉持、贯彻“统一”规则,重视惩戒制度的合理设计
班主任将柔性管理举措引入班级管理中使用期间,需要适当的惩戒手段,才能确保达到预期的柔性管理目标。所以,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初期,应全面、深度的调查、掌握学生的个人基本素养、认知能力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科学的惩戒制度。该制度应坚持面面俱到原则,要囊括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避免惩戒制度刚性管理色彩浓烈,可将“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原则标注在每项制度规则结尾处。
该惩罚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十分合理,可以为学生创造统一、和谐的管理气氛,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相关制度规则严格遵守,能帮助学生端正思想、约束行为。同时,班主任要结合特殊学生具体状况,灵活处理特殊学生涉及的事件,亦可选择全体表决形式确定处理措施,尽可能提高班级管理的人性化水平,从而使全体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柔性管理目的。
5、采用情感激励,改善管理效果
高中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状况,科学管理班级。班主任要认真观察所有学生、分析学生情感诉求,借助情感凝聚人心,更要通过情感提高柔性管理效果。在操作中,班主任要密切观察学生言行举止,一旦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应及时提供必要帮助。
同时,若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进步,班主任均应第一时间在班级公开场合予以表扬。通过此类情感激励方式,有助于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好感,可加快建立和谐班集体的速度,是提高柔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3]
结束语: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环境中,班主任应主动运用柔性管理举措,坚持以生为本及民主管理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等,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师生互信程度、营造和谐的班集体等,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在教学与管理中的角色转换[J].苏飞.中国农村教育.2019(20):86
[2]爱心常驻,教育高效——班主任爱心教育实践[J].李莉.华夏教师.2019(20):41-42
[3]高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李斌.文教资料.2019(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