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如果这种破坏过于严重,将会对人们的生存造成威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设施,其对民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支持,这也使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可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和相应保护措施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环境
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当前区域内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因此生态环境也是其他动物和植物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自然稳定的重要条件。虽然生态环境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在出现破坏之后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节之后达到新的稳态,但是这种调节并不是无限制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发生。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也很容易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工程可以在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带来经济效益;而如果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该工程就很容易打破生态环境的稳态平衡。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加强对其的应用,对于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不仅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新时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合理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国家应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运行情况,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尽量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当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升生活质量,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1影响水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使水质发生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水利水电工程是人为对水资源进行改造的一项活动,而水资源通常处于自然流动状态,水利水电工程改变了水资源的原有状态。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河道和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整个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并且会对河流中的植物、动物造成一定影响。
2.2影响河流中的生物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影响河流中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同时会影响河流的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动植物死亡。从以往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部分生物都无法适应改变后的新环境,死亡情况十分常见。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必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影响水文生态系统
从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工程建设不仅会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河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对河道或者相连水域产生一定影响。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区域相比,最终造成的影响较小,但是,人们不能忽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文生态环境的影响,要给予重视,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
2.4影响陆地植物的生长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储水用水,通常,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在山地,工程建设环境较为恶劣,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十分不便。工程建设期间,要依据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修路,以便运输各项材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应用大量混凝土,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工程建设区域的大量植物被覆盖,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水利水电工程竣工后要存储水,导致一些植物被淹没,同时会影响空气湿度和温度。一些植物会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植物生长的延续性遭受到破坏。
2.5影响陆地动物的生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涉及河槽疏通、道路施工、开渠填基筑坝等内容,各项工程都会应用机械设备。
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存放和土石方开挖都会占用场地,会破坏野外动物的生存环境,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不良影响,导致部分陆地动物失去生存空间。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人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要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要合理规划工程项目,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同时,要将生态效益作为整个分析过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尽量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附近陆地动植物、水生动植物的破坏,尽量以最小的环境破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定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进行培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其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保宣传期间,要适当利用奖惩机制和法律法规等,对工作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中。
3.2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核算评估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植物破坏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发生破坏,恢复时间较长或者难以恢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审批期间,要准确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详细说明工程的生态利弊,分析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核算生态环境价值期间,要综合分析不同影响因素,梳理项目生态环境效益和环境折损的具体关系。其间应当制定多个方案,从不同角度入手,详细分析方案优劣,准确预测具体功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完成相应的分析工作。
3.3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人们要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核算评估结果为基础,合理分析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损失,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方案。在以往采用的补偿方案中,补偿资金通常无法实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完全补偿,重点集中于对农田、建筑物等的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不受重视。人们应该构建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专项补偿资金,将部分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将补偿资金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补偿资金具体应用的透明度,将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修复。此外,还应当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区,采取人工养鱼等措施,确保生态核算评估与补偿机制的一致性,尽量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4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每个环节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周围生态环境监测,特别是要对周边的土质、水体、土壤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动态监测施工期间周边环境变化,及时完成调整工作。必要时,应依据环境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严格依据规范进行施工操作,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5培养专业的人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人才还处于短缺的状态,尤其是对拥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比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生态环节问题,培养更多专业化、环保意识高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单位可以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高校人才提供实习基地,同时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与此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单位还需要定期对工人展开环保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当中有效规避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一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间,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杜颖,胡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城市建筑,2019,(14):127-128.
[2]杨祖旺.关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