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前进。建筑工程的规范性管理必须找到新的领域和新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的趋势。精细的管理模式在逐步发展,在施工中实行精细的管理是对项目的全面深入分析,符合施工的实际条件和要求。与以前的保守的管理系统相比,它有许多优势,在运行过程中综合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和秩序,本文研究了工程项目的精细管理问题以及实施精细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在对国民经济的相关发展历程进行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体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之中。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积极通过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创造性的推出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其在细节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目前来看,企业应将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应用放在企业运行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进而更加有效的通过精益求精管理办法的拓展,加强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优化。
1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
在建筑行业中,施工过程都比较繁杂,因此需要有比较完善周密的管理系统来对其进行管理施工。而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比较新颖的一种管理概念。各个施工环节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为确保各大环节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做好细致化管理,就得运用到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来说,能够做好建筑工程开工时的细节管理,清晰分配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及其职员应当履行的职责,保障好每个施工步骤都能够准确完成的一种管理模式。落实好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就要秉持标准、精细的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切忌照葫芦画瓢,在具体各大地点施工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好清晰的发展目标,再对如何实现目标做好理性的规划,并脚踏实地的去实施。有目标有对策的施工,才能促进施工企业长远的发展,提升工程建造质量水平。施工时的每个单位部门的任务也要分配合理,有秩序地开工,才能达到工程建设的高效性,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利益最大化。
2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
2.1施工的监管在建筑工程中没有被重视
虽然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建筑管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没有可靠的建筑监督体系,施工管理不全面,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监督重视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对工业管理的要求低。低水平的专业水平和缺乏经验表明,管理人员之间明确分工对改进施工管理构成严重威胁,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关管理人员对当地紧急情况作出灵活和适当反应的能力;精细的施工管理对施工场地有严格的监督要求,适当的管理能够对现场的紧急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可以加强对施工的监督,提高施工项目的水平。
2.2建筑工程质量需要提升
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使用取决于现阶段建筑质量,目前,许多企业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无视建筑质量,不重视建筑安全,以降低材料成本,这对建筑工程是非常危险的。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大大缩短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危害了人们的安全使用。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构建一套完善的精细管理机制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需要用户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规范建筑过程中各类人员的行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一切施工程序,管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技术,避免工作中出现故障。保证施工平稳进行,这将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的总体质量。
3.2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在实际对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应用的过程中,企业要通过计划管理加强全面化内容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质量缺陷的进一步寻找,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优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企业要通过工程质量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使得每一个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加强自身责任的承担,利用质量责任书的签订,不断对整体的过程和施工的状态进行全面化的了解,进而更加有效的加强设计需求的进一步满足。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在对体系和保障措施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还要通过施工流程的级别评定,加强监督力度的优化,使得企业可以在保障施工周期的同时,加强质量完善,通过完善管理机构的建立,加强施工分队和监督内容的落实,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不断对整个施工的流程过程进行规范,切记不可擅自对程序进行简化,通过资金审签制度、责任管理制度、计量支付制度等内容的深化,加强计量台账的完善,进而更加有效的对资金的使用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
3.3安全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不仅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生产一直以来就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精细化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做到以人为本,时刻关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环境、建筑人员的身体状况等,当天气因素发生变化,影响施工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施工的安全。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体系,提升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人员的操作。例如,施工期间,明确各区域的物料堆放、现场整洁、安全操作的要求等,避免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或施工人员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施工进度和预算精细化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和预算管理都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途径。结合工程的整体进度以及施工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工程工期进行合理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工程的子项目细化工程的进度,保证各子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才能确保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预算精细化管理则是制订好建筑工程的整体预算,然后不断地细化到各个环节,各个子项目,各单位人员,保证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控制施工成本。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工程进度和工程预算的管理,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人员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同时,加强对建筑工程进度、预算等方面的监控,利用各种报表,通过各类电子终端和网络,实时掌握建筑工程的进度数据和预算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必要性与合理性,这是保证建筑工程市场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策。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原则,要认真分析施工前中后期所涉及的各项主客观因素,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此来实现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统一。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过程,应当审时度势,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孙晓颖.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9(02):158.
[2]赵琨.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31):115+127.
[3]王震.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03):341-342.
[1]李倩.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195-196.
[2]顾小进.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