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尚耀 江宗峰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主体结构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质量的把控,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够合理、规范地进行,保证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建设项目,是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而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地,对于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中,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反观我国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情况,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建设内容也越来越复杂,而且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问题频发,所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主体结构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其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通常情况下,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且投入的建设成本也较大,所以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需要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功能效用得以发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效益。再次,主体结构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起的是承载作用,包括建筑物自身承载、风承载、地震作用等。可见,保证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只有在主体结构质量越好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才会越安全。
2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分析
        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控制中,要综合实际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1主体结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
        在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在对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原材料选择时,要根据要求进行主体结构的原材料管控,重视混凝土以及钢筋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检验。例如,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中,不仅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满足质量要求,而且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控制的关键因素。如果二者不符合要求则会严重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还要合理控制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避免因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质量达不到验收要求,例如内部化学反应以及外部温度、空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裂缝等问题。同时,在进行钢筋材料选择与应用中,要做好关键要素的控制管理,重视钢筋的选用、切割,做好细节管理,避免因为细节不当而出现质量隐患问题。
        2.2针对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制度不完善
        房屋建筑工程的实施中,主体结构是指在地基之上,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也是确保建筑结构稳定的关键性部分。整个主体结构建设包括模板安装,钢筋框架搭建,混凝土材料连接等环节,而这些细节都会决定整个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在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把控中,一定是针对这些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较为合理的监管方式与制度。但是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与管理水平与制度来看,相关的质检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和全面,例如,没有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机制,没有将各个质量检查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明确,从而造成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怠工等情况,大大影响了工程质量水平;很多质检环节和流程存在漏洞和不严谨的地方,这也会对建筑主体结构也产生了潜在的安全风险;部分质检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有限,且缺乏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管理的正确认知,没有对其引以重视,这会大大影响质检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


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保该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该制度作为建设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需要施工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应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保该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该制度作为建设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需要施工。
        3.2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选用审核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房屋建设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质量与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的制作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此外,由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竞争体制中,原材料的价格与质量成正比。很多建造商为了节约成本,会选用价格低廉的建筑原材料,忽视其质量和性价比,那么如此一来,会直接导致建筑主体结构质量下降。所以,严格把控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是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步。
        3.3提高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就是安全,因为它会直接影响着技术操作的行为以及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等方面。那么,为了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时,定期考核员工的工作能力,并对员工是否具备参与施工建设的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对于一些专业的施工设备的操作中,需要施工人员持相关证件上岗,并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4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质量监管单位和部门要切实监管到位,应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检查制度,保证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加强对模板工程的管理,掌控好相关的设计参数,避免其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管人员要严格把控钢筋工程质量,了解钢筋工程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建筑工程的结构钢筋要求,熟知各种钢材的规格、型号及使用方法。尤其要加强对混凝土工程的管控,要优选材料和外加剂,并合理设计配合比。
        3.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就应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性的人才队伍。在选定施工人员之后,就应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岗前技术培训,以此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掌握和了解一些施工技术和操作技能。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定期考核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参加技术讲座,分享他们优秀的经验成果,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施工技能进行全面的了解。
结束语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主体结构涉及诸多的内容,其工 作复杂,很容易出现质量隐患问题。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在实践中要根据 工程要求科学的分析。分析房屋主体结构的各项要求,重点进行模板、混 凝土以及钢筋的管理,达到提升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49-50.
[2]唐廷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品牌研究,2018(05):161-162.
[3]任梦剑.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8):145-146.
[4]翟晓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47.
[5]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