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是自动化发展的不断延伸,随着智能化在人们生活范围中的不断普及,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也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一些如阿里巴巴之类的互联网产业,他们在建筑方面的智能化需求更高更超前,因此智能化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占比越来越多。智能化工程涉及智能项目众多,复杂多样,因为是新兴产品,造价偏高,如果不进行造价上的控制,很有可能因为产品重复或者错误订购,经济损失严重,也会对后续工程的继续实施带来经济上的压力或者建造上的困难。因此,在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其实际造价进行控制与优化,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所在。本文就对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进行控制与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找到了相对适合的应对措施。只有把控好智能化工程的实际造价,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关键词: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控制;优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与日俱增,科技发展也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从以前的工业化发展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对建筑智能化程度和深度的要求不断提升,智能化工程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其实际造价的控制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保证了智能化的设计得到了最大程度上实施,因此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的控制与优化是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基础工作,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施工企业的责任感和竞争力。
1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智能化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在建筑本来的使用功能上,设计的附加于建筑上的一些智能化设备,涉及的智能化设备无法确定,很多都属于新兴产品,安装环节工序复杂且先进,整个系统实施涉及建筑、消防、公安、信息等方面。从桩基项目开始,智能化工程所涉及项目就要对后续安装完成预埋、预留的任务,中间也会涉及到管道、线路的铺设,大部分安装工作会等到主体封顶后展开进行,工期较长。智能化工程需实用先进,因此,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经济性是施工的前提与原则,对业主来说,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不受经济压力的影响从一而终,而且可以按照设计方案实施从而使智能化功能得以保障;对施工企业来说,既保障效益又能实现品牌打造。
2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异常原因
2.1预算偏差较大
智能化工程是一个依赖于设计和智能化设备的工程体系,其造价的控制关乎整个工程项目,项目的预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有较大出入,有几个常见原因:1)预算人员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没有对新兴设备加以比对研究,导致预算偏差较大;2)设计过程采用的智能设备型号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再符合后续建设过程中的标准要求;3)预算编制方法不符合新工程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造价无法合理有效地得到控制,偏差较大;4)智能化产品涉及国内外不同产品,型号与规格五花八门,有的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如果设计时并没有对其加以明确与确认,那么预算就会有偏差,后续订购材料或者设计型号有问题,还会造成工期延误,费用严重浪费。
2.2智能化市场不断发展调整
智能化是一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调整的行业,淘汰率和更新速度绝非传统的建筑市场可以比拟。首先,智能化设备的更迭速度和价格变化使其涉及到造价的变化,从而无法对这一块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再加上其施工范围牵扯项目较多,存在很多影响施工周期的环节,这些环节变化调整后所产生的成本对预算的要求很高,难以把控。因此,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因为市场上的变化会对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造价成本出现较大出入。如果在预算时不能对智能化市场的发展变化快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分析,合理研究,实际造价就会存在难以预估的偏差。
2.3各部门缺乏协作
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全面控制的过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但是目前的项目造价管理还只是各行其事,各自管理,缺乏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没有综合全面管理的理念,比如造价控制和预算定制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双方缺乏协作沟通,导致材料设备利用率低,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在实际的智能化设备安装过程中,有些智能化设备出现变更与调整,而管理部门因为没有考虑到此次变更对后续部门整个施工安装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变更带来的经济影响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给工程的实际造价控制带来不便。
2.4售后维护费用考虑不周
智能化工程很多设备都非常先进,市场上应用极少,在系统开通试运行期间,施工企业要组织业主的操作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至其熟练掌握系统操作管理为止,同时还要做免费维修与保养服务。智能化工程的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仍要进行定期检视与维护,同时还要定期对与信号有关的重点部位进行测试,对软件进行升级。不仅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该项事宜,还要采购备用的配件。这些费用如果考虑不周,就会导致实际造价异常。
同时智能化设备很可能遇到重大故障,需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系统,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制定大型故障应对方案,配备可替代设备及相应配件,以保障客户的正常运营。如果没有考虑相应替换的设备费用,也会造成相应的实际造价有所出入。
3智能化工程造价控制与优化措施
3.1建立有效的造价控制保障体系
结合智能化工程的项目特点,建立有效的造价保障体系,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售后服务阶段全过程对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进行控制,确保实际造价能够得到全方面的控制。设计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对新兴设备加以比对研究,尽量采用不会在建设过程中被淘汰的设备材料,智能产品的型号等信息在设计时要进行明确标注。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过程制定造价控制方案,严格执行,合理利用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外要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减少返修,节省造价成本。售后服务阶段全面考虑各种培训、维护、维修及备用方案费用,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
3.2全员普及造价控制意识
首先要培养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应对市场变化意识,了解智能化市场行情,全面了解项目中智能化设备的市场情况,有的放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采取应对手段,在设计和制定预算过程中对智能化设备与材料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和对比,确认最佳设计方案,确定最优预算结果。
其次设计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具备经济意识,设计与设备预算相应结合,设计出既优秀合理又能节省成本的方案。
再者整个工程所涉及到的人员要全部进行造价控制理念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全员的造价控制意识,把造价控制理念灌输到位,渗透到工程所涉及到的每个步骤。每一步都要规范系统化,保证造价控制理念的全员操作性。
3.3全面把控设备与材料采购
智能化设备与材料的采购十分严谨,不能有任何的偏差,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如果有多重选择,需对比价格质量,选择最优材料与设备,同时对采购材料、设备的合同与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要吃透把控,避免因技术问题致维修费用增多,或者因采购导致后续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使用,经济损失严重,同时还会造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合理地在采购方面对智能化工程的实际造价进行控制。
4结论与建议
智能化工程作为建筑施工的新兴产业,其实际造价控制地好与坏决定了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效果。智能化工程涉及领域先进,专业性复杂,只有对智能化工程的实际造价霆控制与优化,才能确保智能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详细分析了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产生异常的原因,并根据智能化工程自身所独有的特性,从智能化工程全面建设的角度出发,从管理体系、人员意识、材料设备的采购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其实际造价控制与优化的相应措施,从而确保智能化工程实际造价控制与优化措施能够顺畅执行,智能化工程项目顺利投入使用,希望能促进智能化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戈.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9,(10):119.
[2]吴灵.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居业,2018,(09):152+155.
[3]刘洋,陈帅.高速公路隧道集成化智能化监控技术与设计分析[J].大科技,2015,(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