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马 俊
[导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建筑水利行业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建筑水利行业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体系重构也有了新的思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学生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水工建筑物所有的真实信息,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认识。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教学领域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并建立与BIM技术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体系显得更为必要。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造价中应用
        引言
        BIM技术正在发生着极速的转变和升级,其具有了可视化、科学化、模拟性、优化性等诸多的特征,BIM技术的深入应用也被业内人士评为“又一次的技术革命”。2015年,我国有关部门特别下发了《关于推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相关建议》,从而进一步的深入将国有资金为核心投入的相关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全面的应用BIM技术。而现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BIM技术正在进行全新的革新与发展。水利工程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水利行业相关的BIM技术标准也陆续出台。
        1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生产任务的核心与前提。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承担着培养水利工程专业及其专业岗位群的职业核心任务。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性较强,若要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施工方法及工艺则必须结合工程实践。一方面为学生掌握水利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等核心能力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提供服务与支撑。该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建立对水工建筑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的准确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执业能力的重要步骤。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势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被视为未来建筑工业生产力提升的主要革命力量。它通过建模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实现建筑工程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的共享可视化操作。对于建设工程各参与方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便于各方主体协调与沟通,从而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由于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不可逆、施工现场安全因素复杂等特点,使得施工现场实践教学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约难以有效开展。
        2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程条件复杂、技术复杂、工期长、投资大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尤其是设计阶段,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达到60%~70%。目前在设计阶段,大部分水利工程造价已经采用造价软件,但由于设计阶段专业性较强,分工细,工程量是由不同部门专业设计人员计算后提交给造价人员,造价人员将清单汇总后,导入软件套用定额编制工程造价成果。一旦工程设计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计算工程量,再重复录入软件进行计算。水利工程在项目进入实际实施阶段后与项目可研究阶段相比经常会发生大小不等的设计变更,不同专业之间沟通环节多、碰撞多、效率低,重复工作多。这也使到工程造价成果编制时间过程长,导致造价人员不能及时将计算结果反馈给设计人员,进行方案比选,从而影响业主及时准确地进行决策判断。
        2.2信息资源巨大且种类繁多
        水利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信息,如地质水文考察阶段、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监测管理阶段等,也会涉及多个部门与专业。

当项目一步一步推进的时候,会慢慢细化到各个方面,招投标、合同类的商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施工实地的监测信息会越来越多
        2.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标准不统一
        建模标准(建模流程规范、精度尺寸标注规范、工作集拆分原则与标准、构件命名标准、构件布置标准等)、数据标准(设施设备编码、构件族库、模型文件命名标准、BIM模型文件存储格式与版本、BIM数据字段属性定义规范等)、管理标准(BIM应用设计管理规定、BIM应用上线运行管理规定、材料算量分析规范、可视化分析规范等)不统一。
        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应用难点与实施步骤
        3.1在试点阶段
        可选择覆盖主营专业的总承包项目为试点。总承包项目可以涵盖水工设计、机电设计、规划设计、防洪设计、施工造价、水保设计、移民设计、工程管理等多方面专业内容,实现水利项目全过程BIM技术研究。以总承包项目做BIM技术实践试点有如下优点:(1)水利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从方案开始,到初步设计,到技术施工图设计,甚至到后期竣工图设计等,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所尝试。(2)水利工程项目各方都可以参与。从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各种与项目相关方都可以参与进来。(3)水利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应用。能够灵活地利用模型,对项目进行现场地质环境分析、方案设计,对建筑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各种构件模拟生成、造价过程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等进行应用,大大提高模型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了应用研究的综合成本。
        3.2模型的创建平台解析
        BIM技术在现阶段发展非常迅速,主流的软件平台公司多不胜数。其中欧特克是BIM整体理念的开创企业,同时相关的软件平台也在不断的完善化,其中诸如AutoCAD的软件平台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其所建设的模型的信息承载度相对较差,欧派克公司也革新了相关的软件有效的补充了这一问题。使用者可以有效的创造有关的族文件,在项目环境当中需要进行统一的调整和组装,从而最终完成一座相对完整的工程模式。族是Revit当中一项功能强大的概念,从而更好的方便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调整。而每一个族图元能够综合的定义不同的类型,而使用相关的族编辑器的过程当中,相关族的建设进程在预先设定的样板中进行开展,从而更好的创造现实应用的建筑构件以及图形的构件,可以很好的依据使用者的需求在族当中有效的整合相关参数。
        3.3涵闸连接段翼墙模型建设
        涵闸的上游以及下游阶段的翼墙可以采用相同的轮廓族以及路径放样的形式进行深度的建立模型开展,而规范化的翼墙通过标准参数的调整,整体建立模型的效率也相对较高,而模型的后期调整也更为的简便。但是针对于某些小型的建筑项目之中,为了进一步的节省相关的工程资金投入,对于末节挡土墙经常应用高程、变截面的结构模式,这样的模型整体建设非常的系统化。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依据放样融合的方式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结束语
        创建建筑物的模型是BIM技术引入水利工程应用的核心所在,建设模型的相关软件应用以及开展方式也非常的多元化,不过无论是通过何等的方式和相关软件所建设的模型其必须要是信息的载体,建设的模型必须要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这也是模型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达桦.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拓展研究[J].四川水泥,2019(07):131.
        [2]李建.基于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5):171-173.
        [3]陶丽佳.水利工程BIM应用探索与实践[C].浙江省水利学会、浙江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浙江省水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浙江省水利学会、浙江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浙江省水利科技推广与发展中心: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111-116.
        [4]夏天.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8(18):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