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边 涛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边 涛
[导读] 随着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和数量的增加,
        摘要:随着当前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和数量的增加,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防渗施工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要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要掌握防渗施工技术的要点,针对施工技术具体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防控,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水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技术;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在水利工程施工时,渗漏问题不但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还会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当前新时代下,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有关人员需要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来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利工程防渗漏实施的力度,进而给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1水利工程施工出现渗水问题的影响因素
        1.1外界因素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非常容易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渗水。在建造水利工程时,如果排水量达到正常基坑排水的标准,通常建造起来会比较容易。但是遇到暴雨天气,在降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基面周围的基坑会受降水的影响,而出现积水,导致水位上涨,淹没水利工程的基面垫层。因此,这种情况将极大地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而导致出现大面积渗水。除此之外,较差的地质情况对水利工程施工也有重大影响,例如,一些地区其地质土壤排水性能差,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困难,造成工程渗水。
        1.2工程结构因素
        水利工程与一般的建筑工程不同,由于施工地点有时在水下,因此,应进行水下作业。这就导致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不利因素更多。另外,在施工中容易引起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发渗漏问题。很多水利工程常年失修,工程结构老化较为严重,这也是引发渗漏的主要因素。
        1.3施工因素
        水利工程存在比较大的规模,并且施工工序较多,所以施工过程给工程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然而施工过程受多类因素的制约,如设备、环境、施工工艺以及人员等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施工时,如果不能根据有关标准来施工,并且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造成渗漏问题的出现。
        2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
        2.1注重复合土工膜技术的有效运用
        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时候,为了增强防渗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关施工人员应该注重复合土工膜技术的有效运用,达到有效攻克一直以来经常出现的渗透问题。通常情况下,复合土工膜作为新型的防水材料种类,不仅质量较轻,而且延展性良好。在水利工程项目当中应用复合土工膜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渗漏情况,体现出明显的功效,拥有一定的实践运用价值。对于采用复合土工膜技术进行水利工程项目渗漏问题的处理而言,需要有关施工人员掌握防渗技术的应用要点。并且,有效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实际的渗漏部位及其详细情况,充分发挥出复合土工膜技术的良好防渗作用。与此同时,让土工膜与有关防渗体之间保持紧密的衔接,以达到最好的防渗效果。实际上,由于土工膜技术运用没有结束以前,一般来说,土工膜可能受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非常易于产生损坏的状况。因此,需要对复合土工膜加以科学保护,避免产生复合土工膜受到损坏的情况,否则将使相应的防渗性能下降,形成严重的危害。由此可见,注重复合土工膜技术的有效运用十分必要。
        2.2灌浆防渗技术
        第一,高压喷射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过程中,高压喷射防渗技术较为常见,利用这种防渗技术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设备的使用,提高施工整体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在高压喷射防渗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借助于高压冲击来破坏地质结构,将水泥浆注入到地质结构中,从而将水泥浆与地层之间有效的融合为一体,达到较好的防渗效果。将高压喷射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应用,需要针对具体的防渗施工部位,确保水泥浆能够准确喷射到指定部位,以此来提高防渗部位结构的密实度,确保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防渗效果。第二,石层防渗帷幕技术。石层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黏土和少部分水泥相混合,以此作为关键施工材料,一般情况下会利用打管灌浆和套阀管灌浆的方式进行施工。第三,控制性灌浆技术。其是基于传统灌浆技术进行改良而形成的新型灌浆工艺,具体需要控制浆的阻力和量度,在提高灌浆强度的基础上也完成了灌浆面积的有效控制,能够以较少的成本达到较好的防渗效果。
        2.3碾压混凝土防渗技术
        将碾压混凝土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进行应用,其对环境带来的破坏较小,而且适宜范围十分广泛。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膜材料,并针对所选取的保障膜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在力学性能和透明度方面与相关的技术指标相符,并开展渗漏水测试,使保障膜材料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达到理想的防渗效果。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保障膜接缝处,针对接缝处的止水效果进行仔细检查,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整体防渗性能。
        2.4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
        2.4.1射水成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应用射水成墙技术时,对机械设备有更多的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严格把关,分别为:(1)利用高速水流切割土层,在经过切割后,墙壁被泥浆保护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渣土出现时,应及时清理干净。(2)浇筑混凝土,最后形成地下混凝土连续防渗墙。大部分采用间隔法施工,施工前先将拟施工的墙体进行分块编号。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单孔开槽,待单号孔槽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双号槽孔施工。在双号孔槽的施工中,利用成槽器侧向清洗装置清洗单号孔墙体侧壁,与后续墙有效结合形成连续的地下混凝土墙。该方法更适合于地基防渗截渗处理,是一种防渗效果较强的现代地基处理方法。
        2.4.2锯槽法成墙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倾斜角度,利用锯槽机刀杆来重复进行切割运动。切割的方向为前、上、下。在切割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条件来明确切割速度。通常情况下,较为理想的切割速度为0.7~1.6m/h。在确定切割方法和切割运动速度后,采用循环方法来排出切割土体,利用浇筑塑性混凝土制造防渗墙体。另外,防渗墙体宽度为20~30cm。采用锯槽机来执行开槽操作可将防渗墙的深度提高到40cm,然后完全满足槽连续性的基本要求,让整个工程得到更好的防渗效果。
        2.4.3链斗法防渗墙施工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是链斗式开槽机,在开始作业前要先使用开槽机取土,然后将排桩下放到防渗墙的成墙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挖槽机会持续向前移动,边移动边进行挖槽处理和泥浆护壁,浇筑上相应的混凝土材料进一步造成防渗墙。这种技术一般会使用在黏土、砂土地层,也可使用在符合规格的砂砾石地层。
        3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渗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渗施工技术,规范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防渗处理,以此来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水性能,为水利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隋占贤,秦泰.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56(137):1213-1214.
        [2]汪翔.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87(157):160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