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项目作为国家基础建设,其是我国各类民生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等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基准,保证工程项目本身可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然而,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项目工程量大、专业性广等特点,加大施工技术产生问题的几率,严重降低整体工程质量,阻缓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重要施工环节,技术人员在前期整体设计布局时,应按照施工环境、施工进度、施工规模等设定合理的施工工序,及时总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以确保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性。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工程,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要利用科学的措施保障各类地理位置产生的相关影响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确保对水利水电工程承载及荷载方面的影响得到充分的降低与控制。
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作为水利水电行业的首要工程,因工程规模大,所以有非常高的投资成本、长周期,也很容易受到地形位置的影响,更有着繁杂的施工技术类型。当施工地基不稳,必然会给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大的滑动风险,以至于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降低、工程项目运行年限缩短。除此之外,若地基渗漏,也会增加地基间隙,导致基础工程安全风险系数提高,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利水电工程因特殊地质的原因,很容易造成基础沉降,进而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带给施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说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非常重要,应结合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安全施工。
3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因素
首先,由于沉降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结构本身的重力、施工场地的基础特性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电气工程基础容易发生沉降。当沉降超过规定范围时,数学和电气工程将发生严重变形,严重影响维修和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其次,受到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会影响工程基础,如施工场地的地质稳定性和防滑性能较低,对水利和电气工程的建设有不稳定因素。造成甚至影响修理和电气工程的结构性稳定性,尤其是修理电气工程长期运行后,工程结构的剪断破坏和应力破坏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最后受到基础泄露的影响,修理电气施工现场的一部分占据着陡坡、石墙等部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较大工程的接头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不利后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为了避免醉酒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地区大规模的积水,对工程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应充分考虑建设修理水电工程时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基础漏水问题,并充分考虑相应的要采取预防措施。
4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4.1锚固施工技术
锚固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类施工工序,因其施工简便性、经济型等优势,可极大提升整体施工效率。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来看,施工环境一般远离城市体系,且对水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水源周边的地质在水体侵蚀、渗透作用下,整个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降低,如在此类土地上进行施工,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设定,以确保地基施工可满足整体工程建设的需求。锚固技术的应用则是增加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将拉力杆的一端穿插到地基岩层深处,另一端则与地表建筑设施相连接,此种结构的组合形式,可直接将岩层与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而非是以地基层为受力点,这样建筑物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力,提升整体建筑设施的承载力,为后续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4.2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一般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个阶段,通过两个施工工艺的契合,确保建筑整体施工的完整性。先张法的施工一般应用于前期,增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前期建筑呈现出的性能满足施工需求后,则可进行接下来的后张法施工,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例如,采用夯击法、静压法等,将建筑结构最大限度的穿插到地基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提升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确保在地基承受极限范围内,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4.3软土处理技术
挖出置换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工程某区域内的软土进行全部挖出,再填充无侵蚀性、无压缩性的材料,如灰土材料。重锤夯实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履带式的起重机将重锤吊至合适的高度,再将其落下,在重锤的重力下实现夯实土层的目标。排水固结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人工的方式实现排除基础表层或基础内部积水的目标,并且在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达到加速基础内部积水的快速排出。
4.4岩基加固处理技术
岩基加固处理技术是降低施工中不确定性因素对整体施工效果影响的主要技术。应用岩基加固处理技术时,通常是采用深挖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岩石宽度较小的情况,则需要对该区域周围的岩石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采取混凝土填充的方式。而针对岩层或断层宽度较大的情况,由于对岩基产生的破坏力较大,所以应当使用混凝土梁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此外,还要充分注意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处理,如深挖处理法,坝体处理法以及固结灌浆处理法等,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工程基础的稳定性。
4.5振动冲水施工技术
振动冲水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振动器实现水利工程基础施工目标。在地基振动作用与外力冲击荷载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开展施工操作,利用碎石或砂石对施工中产生的施工孔进行逐一填充处理,从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密实性,达到对工程基础进行加固的效果。
4.6排水固结施工法
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许多工程面临着松软的土地基础,松软的土地基础含有大量的粪土和黏土,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松软的泥土中的粪土和黏土的处理,经常采用排水、硬化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有效地处理了松软的泥土造成的地面沉降。通过稳定基础、安全施工、来提高整体功能,排水固结施工方法一般是基础加压由施工和技术排水施工两个部分构成,施工时要严格保证各部分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施工效果很好,但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泥较多的地基处理。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阶段,有关人员要注意其地基处理,保证其处理效果,符合施工规范,防止后续施工受到不良地基处理的影响。确保建设效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24):96-97.
[2]邓强.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2):89-90.
[3]徐世雯.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52.
[4]伍求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22):18-20.
[5]冯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75-76.
[6]张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