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张笃新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张笃新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水利工程是其中重要一个部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现状以及对策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对策
        引言
        在农村水利建设中,实现建设的和谐性及管理的可持续性,确保新形势下的灌溉及防洪需求,是目前农村建设的重点。通过实践可知,必须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化进程,创新水利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这也是今后农村改革需要长期坚持的。
        1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大优点:第一,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库、蓄水池和水井等能够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民饮水的问题;第二,改善我国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现状,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抵御洪水;第三,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优质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2.1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小农水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才能够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价值。要想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价值发挥到最大,就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很多的资金投入不到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检测要求完成工程项目的检测,对水闸和泵站进行严格的检测。现如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检测不合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泵站坍塌,水闸渗漏等水利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就将会影响农业的快速发展。
        2.2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落后陈旧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主要起到除水、排涝、防旱的作用,可以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大一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建国初期建立,经过三四十年运营后,大部分水利设施存在诸多故障和问题。改革开放后对水利设施进行了维护及更新,但因经久失修,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直接影响农业发展。例如灌溉设施配套较差、标准过低,已经出现了大批设施功能退化、性能下降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士引起高度重视。
        2.3规划不够统一,缺乏统筹全局的思考
        首先,在规划上,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实地踏调研和踏勘,在一些工程中,直接根据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人员全程对实地情况一无所知。最后,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已建成,但是,使用率和使用效果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在设计上,因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很小,无法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容易直接照搬原来的设计图纸等内容直接进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建设完工后,工程无法适应当地的特殊条件,在耐热耐寒等方面欠缺考虑。还有很多农田水利工程是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因为季节原因,没有考虑到其他季节如雨季和旱季的情况,导致工程使用寿命比预期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原有的水利设施在建设的时候,可能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也不一定规范,在此基础上,建设容易造成豆腐渣工程,因为原来建设的缺陷,导致新的设施也无法完全投入使用。


        3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3.1优化保障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应该重视保障措施的设计,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和实践知识经验;其次要利用好调查分析得来的各种水源水质、农作物种类信息,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分析,结合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最后,针对水利工程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水利工程的改进措施,配备完善的污染检验设施,配合人工复检,确保水利工程水源不受到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因此,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监理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项目在验收之后,对产权的归属要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各种资料进行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3.2严格控制资金流动
        在当前,为了切实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达到良好效果,应当切实的保障资金的合理流动,要对资金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不仅可以促使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利用资金的过程当中要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本身规模较大,资金耗费量较多,所以,需要对于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按照相应的程序开展工作。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结合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制定科学合理公共采购制度、财务报告制度以及国库支付制度等等,这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项目现实状况针对于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优化。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于投资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要设立专门账户对于资金进行管理,另外对于财政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而言,也需要切实的做好审计、监督、检查和跟踪工作,切实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3.3加强后期的建设管理跟踪,确保发挥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农业的生产增加效益。后续农田水利建设能否发挥效益是水利建设的目的所在。通过深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分类管理。落实好管理责任制,及时对后期的建设管理进行跟踪,搞活经营产权。通过实行竞价承包、租赁的形式,使得农村水利健康发展。最后实现水利工程的效益型,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更为后续的水利维护保养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
        3.4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布局和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优势。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按照现有的审核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核,相关资质落实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先检查后验收的顺序,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后续维护进行不断的完善,延长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施工人员也应该严格按照质量为先的原则,正确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融入到工程建设中,全面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现有的规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参与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为后续的运营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需要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的发展,相关人士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传统模式,采用更加新型的模式,进一步的强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志军.红崖山灌区盐碱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92-93.
        [2]高昕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2):117.
        [3]杨晓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陕西水利,2019(6):202-203.
        [4]李寒松,刘刚,李宏伟.安康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陕西水利,2019(5):109-111.
        [5]马良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8):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