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郭 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 郭 丽
[导读] 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工程也在逐年增多,
        摘要: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工程也在逐年增多,而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依赖于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类操作规范的完善。然而在具体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备浇筑难度大、温度控制复杂等特征,大部分施工人员难以把握其施工技术要点。鉴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施工细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者在质量方面的作用是相互相承的。因此,只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科学、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为保障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的提高,同时也对建、构筑物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成品质量的好坏不但会影响项目整体的品质,更会给日后的日常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就现阶段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来讲,由于不同单体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就对不同单体结构的尺寸、形状、体积有了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对于超高层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桩基、地下结构、地上结构混凝土的体量大,结构复杂,工艺要求较高,甚至会高于一般施工标准,因此,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人员就要使用实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施工流程加以把控,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高效、安全。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面积和浇筑量都比较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与水发生反应而释放热量,这便是水化热,水化热会让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形成温度差,如果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度超出标准范围,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如果外界的温度和水化热产生温度值偏差过大,所引起的裂缝问题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水化热所释放的热量问题应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②在进行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尤其重视混凝土浇筑环节,需不间断的完成所有浇筑工序,因为,如果期间间断浇筑,便会引发后期裂缝问题。同时,科学选用施工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调配混凝土比例,进而降低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问题[3]。
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3.1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具备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较低的特征,因此在施工时,水泥水化热易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难以散发,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越积越高,致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量与水泥的种类及用量密切相关,同时,当混凝土存放时间越长时,水泥水化热也越大。
        3.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具体来说,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由于未按要求进行运输搬运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积淀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发生功能和性质的变化,同时由于运输时间过程也会导致混凝土的稀释,直接影响其强度。另外,运输过程中天气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性变。
        3.3温度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时,由于其质量极易被温度影响。

基于这一现状,在施工期间,如果外界的温度差异较大,这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这样一来,极易出现裂缝的情况[2]。
4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措施
        4.1优化土木工程设计
        在初期阶段,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对项目所在的气候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且要对特殊的气候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应该制定出混凝土配比方案,如:加大钢筋配比的方法,来对容易出现裂缝问题的位置,进行填补,进而确保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再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中,工作人员要对一些事项进行及时的优化,必须深化、优化后浇带及伸缩缝的具体设计事项。与此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结构,以及其具体的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建议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具体的疏导水泥水化散热的方法,进而减小结构内外部的温度差,尽可能地减小结构拉应力,这样一来,就会防止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防止出现裂缝问题,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合理性。
        4.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实时进行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及记录,并以记录作为后续施工的理论依据。技术人员应结合温度的统计情况,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适宜的养护措施,将其质量和强度最优化。在混凝土温度测量时,应妥善统计其各个分层温度的差值,并结合温度的性质以及数据的变化情况予以总结。此外,在温度的测量时可以采用电阻性温度计,该类温度计一方面可以使得技术人员高效定位测量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对于其温度控制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应养护至少15d,并采用湿养的方式,以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在允许范围内。
        4.3合理使用建筑材料
        鉴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有着直接影响,现实施工所用的水泥材料必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水化热系数小的。并且也要注意对水泥用量施以严格管控,降低材料成本,或者根据需要合理增添粉煤灰等,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混凝土配制所用的粗骨料应优选那些质量好、强度高且粒径大的,并加强粗骨料中毒害物质的检测工作,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情况,保障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问题。而就所用的细骨料而言,则应在满足泵送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优选细砂或中砂,并对水泥用量严格把控,降低材料成本投入,提高工程最终的经济效益。
        4.4采取必要的混凝土结构维护保养措施
        大体积护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必须结合现实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工作,严控温度及湿度变化,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必要的保温,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热量流失的合理控制,减小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同时,浇筑作业结束后,可以往混凝土结构上覆盖湿麻袋进行保湿处理,降低热损失。如果在冬季施工,则需着重注意混凝土保温处理,加大养护投入力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洒水保湿要在完成浇筑后约12h后进行。
结束语
        目前很多新型的建筑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不仅保障了建筑施工的质量,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而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流程,科学选择施工技术,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杰.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30.
[2]孙庆民.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6):131-132.
[3]商伟伟.简议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0):25-26.
[4]佘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8(03):194-195.
[5]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