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钢结构用钢量占钢年产量的22%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现代工程建设领域主要关注材料之一。为达到理想化钢结构工程施工效果,做好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确保钢结构能够在工程中得到高质量运用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1 钢结构工程施工概述
钢结构建筑是将钢筋作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钢结构与普通的建筑结构有所不同,不仅材料的重量轻,而且强度大,有非常好的韧性。在施工中由于其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因此,可以被處理为各种形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在钢结构安装中,采用机械设备就可以完成操作,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此外,钢结构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耐热性能良好,不燃烧,具有非常好的耐腐蚀性。钢材料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符合中国绿色发展的要求。当前的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高层建筑为主,使用钢结构可以解决重量过大、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对于温度和密封性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都可以采用钢结构。
钢结构有其特有的特征,因此,在高层建筑以及大型桥梁结构施工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钢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框架结构、轻钢结构和其他结构形式。但中国的钢结构与其他国家相比,在技术和管理上依然存在滞后性,因此,在建筑钢结构施工中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普遍采用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砖瓦结构已经被逐渐取代。这是由于钢结构有良好的性价比和优良的性能。与其他的建筑结构相比,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因此,在建筑行业受到欢迎,建筑用户也对钢结构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要保证施工质量,才能在行业中提高竞争力,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钢结构,由于建筑工程规模比较大,就需要在施工质量控制中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展开,确保施工技术符合有关标准,在施工中要做到精益求精。
2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方式与具体应用
2.1 强化材料的质量控制
①加强材料的验收工作。材料验收是钢结构工程施工前的主要控制技术,材料的好与坏,直接关乎着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材料进场时必须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是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同时要按照图纸及设计变更等文件,对相应的材料进行检查核对;还要对钢材、连接材料和涂装材料等质量证明书或者试验报告、焊接工艺评定、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焊接无损检验报告及涂层检验检测报告等进行检查;从而保障材料进场时能够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同时应该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②强化进场材料的送检工作。在对相关的材料进场核实后,需要根据国家规范及图纸规定要求,应该对现场需要送检的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后,送相应的试验室,进行试验。待满足相关规定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所以说要想有效的控制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由此才能保障钢结构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钢结构工程的构件安装校正
①安装前检查。钢结构安装前为了有效的控制质量,必须要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应该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由于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子支撑的作用,其上部需要进行预埋钢板或者其他支撑面施工时,其支撑面、地脚螺栓的相应的数据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否则会影响整个钢结构施工安装的稳定性。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安装前的质量控制。
例如:支撑面的标高误差为±3mm,水平度则为 1/1000,其应该通过现场实测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时在钢结构安装前,要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当钢构件出现变形、缺陷等问题,且严重超出了规范允许范围时,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安装工作,避免因为变形而影响结构稳定性。②主要构件安装后的校正。对于钢结构工程,当主要构件完成安装后,必须要对相应的就位构件进行校正。校正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措施或者方案执行;注意应该消除风、温差、日照,或者考虑焊接引起的变形等因素影响。从而有效保障钢结构主要构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而也可以有效的达到其结构稳定的作用。由此可见钢结构构件安装与校正是其施工的主要控制要点。
2.3 施工阶段操作控制
①焊接施工质量控制。焊接施工是钢结构工程施工重要举措,是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现阶段钢结构焊接施工多会通过对制动焊接的运用,完成一系列焊接任务。同时会配合手动焊接方式,做好各部分焊接操作。由于受到主观以及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具体实施焊接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咬边、焊瘤以及夹渣等状况,会对焊接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做好各项问题控制,确保焊接问题发生概率可以被控制在最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焊接人员技术培训与检测,应通过定期考核帮助人员明确自身操作不足之处,以便对其施工操作展开针对性强化,从而从源头起降低各种焊接问题发生可能性,保证焊接施工操作规范程度。在完成焊接施工后,需要对施工对象展开全面检查,及时做好焊接问题处理,以防对后续钢结构施工形成干扰。②结构安装质量控制。完成钢结构焊接之后,需要对结构展开安装施工。操作人员需要在正式展开安装之前,对钢材承载重力以及硬度等展开检查,并要做好控制柱以及垫铁等内容分析,确保垫铁垫平、垫实状态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且控制柱可以保持稳定、垂直状态。同时需要对钢结构紧固件连接质量实施管控,要通过对高强度螺栓的运用,完成钢结构和其他材料之间的连接,并要保证连接紧密程度,确保刚强度螺栓连接质量能够得到合理管控,进而达到良好的钢结构与其他材料连接效果。
2.4 施工后期竣工控制
在完成工程基本施工之后,需要展开事后质量控制,加强对构件锈蚀等项目指标检测力度。为确定焊缝强度,可通过外观质量检测以及焊缝抗拉实验等方式,确定焊缝强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构件所使用焊接工艺和钢构件焊接工艺一致程度。而在对试验块钢板厚度进行设计时,需要按照代表性板材厚度确定试验块厚度具体数值。技术人员不仅要保证试验块表面平整程度,同时还要保证拉力实验误差能够控制在1%以下。同时需要做好试验机夹具与轴线对中管控,需要先加入10%汉风设计强度数值,然后再有规律的持续性增加荷载数值,直至焊缝处断裂为止。因为受到板件对接误差影响,焊缝对接处很容易会出现不平问题,此时需要运用检测尺对焊缝实施测量。在使用检测尺过程中,不仅要将检测点设置在对接较低一方,同时还要保证检测尺直角和钢板表面能够保持为垂直状态,以便将焊缝错边偏差数值精准检测出来。
在进行焊缝外观缺陷检测过程中,会重点对表面缺陷几何形状展开分析与研究,会运用目测手段确定表面是否存在缺陷问题。同时会在放大镜辅助下,对不明显缺陷展开检测,整体外观检测效率相对较高。而在运用液体渗透探伤方式实施检测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焊缝检测尺的运用,完成相关数值检测。在运用钢尺以及焊接缝检测尺等工具时,可重点对腹板连接T形接头以及检测上翼缘位置实施测量,此时再运用液体渗透探伤方式便可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
结束语:
总之,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不仅上面的几个点,还有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运输与堆放的质量控制等,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再一一阐述,希望可以通过上面的几点简单分析,能够对广大工程施工人员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S].
[2]韩古月,朱锋.钢结构工程施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