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了水利水电建设和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可以为人民提供能源,满足人民正常生产需要,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但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不周密,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调查,就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性,重视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导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保障工程,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而且为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抗洪救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如果施工大面积的土石方,这一因素将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可以有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需要针对实际存在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最终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设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消极影响
1.1.1对水体和水质的消极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可以节约水的流量,但是水的流量对污染物的净化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库区,如果有大面积的滞流,会导致很多污染物停留在同一个地方,使悬浮物出现沉降,从而导致水污染加剧。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藻类的繁殖速度也会变化,它们通过呼吸作用会使水流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与水体当中本身就存在的钙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些沉淀不仅会导致水体出现浑浊的情况,到达一定的浓度之后还会导致水体碱性增强,甚至使水体出现毒性。
1.1.2对水生生物的消极影响
当流速较低时,部分水域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变成静止水,这对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十分有利。经过长时间的站立,沉积物会沉降,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蓄水功能使得鱼类的洄游通道被切断,导致很多鱼类面两者死亡甚至灭绝的威胁,这对水生生物多样性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1.2积极影响
目前,在许多地区,水资源都处于短缺状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河流都修建了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量,实现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水资源可用于当地人民生活用水,也可满足农业灌溉、工业发电等需要。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也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该工程的建设可以对自然水量进行调节,在河流的枯水期增加水量、而丰水期减少水量,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来使生态环境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河流断流和水旱导致的农业灾害,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对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黄河流域当中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之后,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仅增加了三角洲湿地的面积,同时还满足了区域用水的需求。具体来说,第一,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洪水起到了重要的拦蓄作用,避免了在每年8月到10月洪水高发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第二,该工程通过调水调沙功能实现了对黄河流域下游河道的冲刷,提高了河道过流的能力。实践证明,该水利工程投入运营之后,黄河流域下游的淤泥数量明显减少,避免了黄河下游出现二级悬河的情况。最后,该工程的修建还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该区域的植被数量和丰富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三角洲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2保障措施
2.1 重视施工环境保护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整个过程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制度,重视施工环境的保护。施工期间,必须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不允许随意丢弃。要定期、及时清理垃圾,只有符合标准的污水才能排放。
2.2 合理设置生态流量
在充分考虑河湖生态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同时细化各控制面的管理顺序和目标。对批准的有关规划和文件中提出的生态流量目标,要在各地水资源管理调度运行实施过程中切实落实。在指导流域区域综合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各地有关部门需要注意江湖生态流的合理设置和运行,同时,和上层位进行衔接及协调操作。针对审批完成并应投入使用的水利规划,基于现实需求合理实施中期评价操作,对其中和上层为规划要求不符以及流量目标不清晰的,应基于所规定标准及要求等进行相应调整。各区域相关部门引导设置河湖生态流量保护计划,明确各流域区域生态需水总量以及湖泊生态水位控制标准等,编制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管理规划,推进河湖生态流量保障进程。
2.3 针对工程水污染的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没有很好的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污水排放问题。污水处理主要包括消毒、浮质去除、除磷等,因此,加强污水处理不仅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因素,而且可以减少对全市水资源的污染,充分利用工程建设产生的污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随意排放的现象较为普遍。当废水排入生态环境水资源时,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损害,同时还会对水文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清洁技术来生产,并增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程建设所产生污水污染到生态环境的水资源中,还可以使用被处理过的污水对农田展开浇灌。
在被处理过的污水当中含有很多种元素这其中也包括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在对工程建设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污水处理工艺及手段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工作,因为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对各类污水,例如:生活污水、工程建设污水、试验污染、工业污水等进行处理,因此在针对工程水污染情况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现代化污水处理工艺及手段应用进处理工作中,从根本上实现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实现推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2.4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生活环境质量可以根据公民的健康状况来判断。开展科学研究,充分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使环境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
2.5 增强素质并统一认识
一方面,建设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定期开展岗位知识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奖励。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人才短缺的现状,必须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填补长期的人才缺口,建设单位也要积极转变传统工作观念,将水、噪声、大气等纳入监测指标,严格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另一方面, 应该始终以增强相关水利水电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充分调动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 多鼓励开展一些关于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多元化知识竞赛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需要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通过植保来改善。要在确保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永庆.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32):59-60.
[2]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8,34(02):126-127,130.
[3]陈光辉,黄玉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8(02):93-94.
[4]胡俊威.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