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周安臣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周安臣
[导读] 摘要:现代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极高,强调建筑空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以及通风效果,还要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要求,要避免出现渗漏问题,以便保证空间使用舒适度。
        临沂市广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276000
        摘要:现代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极高,强调建筑空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以及通风效果,还要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要求,要避免出现渗漏问题,以便保证空间使用舒适度。鉴于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增强了对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与探究,期望通过对技术的合理运用,妥善解决各项渗漏问题,做好防渗处理,以便将渗漏隐患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小。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渗漏问题得不到有效且及时的治理,就会损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所以应全面加强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给人们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2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渗漏的常见部位以及问题分析
        2.1屋面渗漏原因
        屋面是频繁产生渗漏的重点部位,很多建筑工程在屋面设计和施工当中,现浇层是主要是渗漏节点,再加上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应用。屋面渗漏产生的原因有两点:首先,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配置不当容易产生渗漏,并造成钢筋锈蚀,提升了渗漏概率;其次,施工工艺和完善,如屋面浇筑振捣中出现了过振、漏振,混凝土中存在气泡等,这些都会降低结构本身的防渗性能。
        2.2外墙渗漏原因
        外墙部分渗漏主要出现在上下层外墙顶部、根部等位置,墙体预留孔洞以及空调板等处也是较常见的渗漏部位。结合以往渗漏问题分析发现,外墙渗漏多是以下几方面问题造成的:涂料层、饰面腻子层存在缝隙;混凝土墙体存在烂根等问题;在具体实施外墙设计时,没有针对易渗漏部位展开防渗漏节点设计,没有做好凸构件坡度设计,存在返水问题;抹灰面存在局部裂缝或强度过低等问题,砌体灰缝砂浆饱满程度、密实程度并没有达到相应规定要求。
        2.3厨卫渗漏原因
        在建筑中厨卫渗漏问题也比较常见,导致厨卫渗漏问题的原因是,厨卫的楼板比较薄,在厨卫部位进行防水的时候,难以进行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较低,施工不合理,防水层施工不符合标准,会使地面或者防水层产生裂缝问题。在进行建筑修建的时候,防水方面的材料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人的施工技术进行考核,必须要技术过关,在对需要检验的空间进行闭水试验,否则会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或者防水层材料使用不当等,都会导致整体柔性防水层出现破坏,进而出现渗漏问题。
        2.4地下室渗漏原因
        地下室的构造具有复杂性,相应的施工工序也较为繁杂。混凝土连续墙是主要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形式,混凝土凝结时的体积收缩现象会导致墙体出现一些竖向裂纹现象,造成结构自防水存在质量隐患。针对施工缝留置位置,二次浇注过程中没有严格根据标准合理处理界面施工,导致封内存在渣杂物质,以及出现胶凝材料失散、干缩裂纹等问题,防水能力下降而发生渗水、漏水。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屋面防渗漏
        屋面防渗漏施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实施材料选择时,做好气候差异分析,将地区气候变化等内容考虑到其中,科学展开防水标准设置,确保施工材料能够适应地区气候;按照材料特征,合理展开防渗漏施工,保证材料各自的优缺点可以得到合理运用,施工材料优势可以发挥到最大,并要保证施工材料使用的连续性,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更换材料,且要保证施工材料连续性,以防因施工中断,造成材料衔接处施工不理想状况;实施屋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振锤应用,以便保证施工材料混合均匀程度,确保其可以更好地覆盖到屋面上,降低施工材料产生气泡的可能性;需要做好屋面坡度设计,要通过对坡度展开合理设计的方式,降低水分积存的可能性;在建筑空间使用后期,设置定期维护计划,及时对屋面出现的缝隙等问题展开处理,以防问题出现进一步扩大的状况。
        3.2外墙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
        外墙是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的常发部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防渗漏技术时,要根据建筑外墙的实际情况和防渗要求,通过合理增加防渗材料的强度,来有效抵挡雨雪等恶劣自然条件对外墙的侵袭。由于建筑外墙的施工面积较大,在具体施工环节,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根据外墙的质量要求,科学选取地基处理技术来提升地基的稳定效果,从而有效降低因后期地基沉降问题而导致的外墙缝隙问题;基于外墙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可通过适当增加外墙圈梁数量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效果,并辅以水泥砂浆外面涂抹,来实现对外墙的双层防护;外墙施工时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严格控制好外界环境的温湿度来降低热障冷缩现象对外墙质量的影响。
        3.3地下室防渗技术
        地下室防渗施工要重点关注基础板、管道、墙体等部位。在防水防渗施工前,要先掌控地下室地底、基础面、地下水分布等情况,确保这些条件都能够满足防渗施工要求。布置好观测设施,对基坑沉降进行观测,分析墙体裂缝是否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结果。墙体结构防水是关键一环,必须要做好结构自防水工作,在结构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或者在结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CMA高性能膨胀剂,保证结构整体的抗裂防水性能。地下水防水难度较大,要采用多道防线共同防渗,需要增设地面排水设施、柔性防水层等,以结构自防水为主体结构,在结构表面进行裂缝封堵,铺设防水材料。在管道预埋中,尽可能减少交叉部位、弯曲部位,否则会增加流水阻力,提升连接部位渗漏概率。管道连接要足够密实,设置橡胶圈,防水试验中要严格观察是否有渗漏情况。
        3.4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是建筑工程中用水频率较高且量大的地方,因此也是最容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部位。基于以上特点厨房和卫生间对防渗漏的技术要求较高,在实际施工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控制:厨房和卫生间施工前,应通过试水试验来查找可能导致渗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来明确防渗漏施工重点;厨房和卫生间会用到很多种类和型号不一的管道,这些管道是渗漏多发的隐患部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各类管材质量,确保施工所用的管道性能、技术参数等与设计要求相吻合;管道的安装操作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施工工序进行,尤其需注意排水管道应避免使用套管,而供热管线不能忽视套管的应用,同时各管道连接处要做好密封防渗处理。
        4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首先,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要对房屋的屋面进行检查,确保房屋本体的基础足够结实。其次就是防水层,要认真检查好防水层的防水性,例如防水层的表面是否曾在裂缝或者起壳等现象。在进行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施工各个细节点,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防渗漏技术的运用。其次,对于建筑的防渗漏工作,一般情况下,很多的建筑商都需要在施工前需要作一定的技术交底、交流,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施工的范围,另一方面是为了明确管理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和操作要领,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进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技术监督检验人员而言,技术的交底交流,能够让其在基本的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最基本的质量检验,以避免出现渗漏性的问题。
        5结束语
        总之,防渗漏技术的高质量应用,需要技术、施工等多方努力与配合。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工程施工具体情况与可能出现的渗漏情况,通过对常规渗漏问题的分析,灵活展开防渗漏施工,以便在妥善解决渗漏问题的同时,做好防渗处理,确保渗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被控制在最低,进而达到理想化防渗漏施工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可以达到各项标准要求,为广大用户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建筑空间使用环境。
        参考文献:
        [1]胡仁志.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05-206.
        [2]杜磊,王国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41-42.
        [3]张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舍,2019(22):83.
        [4]刘杨,王永名.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7(21):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