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护理中的隐私有效保护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施用慧
[导读] 通过调查分组的方式了解患者在护理中的隐私情况,探讨阐述患者在护理中的隐私有效保护的重要性。方

施用慧
(绿春县人民医院;云南绿春662599)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分组的方式了解患者在护理中的隐私情况,探讨阐述患者在护理中的隐私有效保护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的检查,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和研究。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探讨了对患者隐私的泄露情况和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度。结果 就两组之间的隐私侵犯率和医疗纠纷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考组。研究组比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采取一定措施加强对护理患者隐私的保护,可以减少一定的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今后的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
关键词:患者  隐私   保护  有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的先进技术和良好的医学道德已经成为保证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使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的重要保证。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因保护患者隐私而引起一些纠纷时有发生,保护和尊重患者就诊的隐私尤其是妇科患者的隐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重要性显得愈发重要。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通过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的检查,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年龄21-60岁,其中42例未婚,56 例已婚,患者清楚地知道该研究并同意参加。为了促进比较研究,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个和参考组49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隐私护理方法
   给参考组进行常规护理,例如入院指导,健康教育和检查帮助,而研究组则在参考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护理:
(1)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意识教育,阐明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性,发现患者隐私属于什么,了解对患者隐患的后果,并处理隐私保护作为工作习惯和责任,积极保护病人的隐私。
(2)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的详细隐私保护计划。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无关的医护人员规避,为患者创建一个独立而封闭的环境,并最大程度地避免患者隐私的泄露。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您需要询问患者的状况,则需要选择一个没有其他人出现的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尽量不要在床头闲逛,以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如果患者向护理人员询问自己的病情,并明确希望护理人员对其保密,则需要向患者轻柔而详细地说明病情,并且不得向它患者透露病情。
(3)注重病历数据的管理。在编写患者病历时,请尽量避免他人在场,不要与其他看护人交流患者的病情,然后适当管理患者病历数据以防止泄露患者隐私。
(4)进行心理疏导,在治疗某些妇科疾病时,通常需要冲洗会阴,进行导管插入,灌肠等。患者的隐私需要直接暴露,并且大多数患者的心理压力会更大。这时,护理人员应关闭房间门,加装屏蔽罩,并与患者进行亲切沟通,以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和照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之间隐私和医疗纠纷的泄漏情况,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满意病例数+一般满意病例数)/病例总数[1]。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版本为SPSS 20.0,在本研究中,以百分比用于表示文本中的相关计数数据。在客观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的基础上,(P<0.05)本文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 两组护理隐私泄露情况分析
   研究分析表明,研究组的49名患者中,有1名患者的隐私被泄露,占2.0%,并且没有发生医疗纠纷。参比组49例患者中有2例隐私被泄露,占4.0%,引发医疗纠纷8例,占16.3%。就隐私泄露率和两组之间的医疗纠纷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考组。两组研究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间表1。


3.分析与讨论
   高质量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学道德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当前,人们更加重视对患者权益保护,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相关人员需高度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尤其是妇科患者。在妇科诊治中,患者隐私:患者的性生活史、性传播史、不育史以及其他疾病史。如有些患者出现先天性生理的缺陷,如始基子宫,阴唇畸形等,外阴、乳房等疾病的部位,患者不想暴露,但是大多数妇科检查都需要暴露这些区域。如果患者有特殊的经历,例如单身怀孕,婚外性行为,多性伴侣等,患者不希望别人知道。可见,在临床妇科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隐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意识到保护患者隐私和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针对研究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参考组,则采取简单的常规性的护理。研究组,在隐私泄露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方面,显著的降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已经达到97.9%,参考组是 81.6% 。较参考组高,(P< 0.05)
妇科护理中保护患者隐私建议:
①改善医护人员的隐私和法律意识教育。告知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性,并了解隐私内容,仔细了解泄露患者隐私的后果,以此,提高保护患者隐私意识。
②精细化给予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需要在一个相对封闭且独立的空间,有效的保护患者的隐私。在对病患解释病情时,医护人员要做到耐心、详细、委婉,不能向非病患及其家属泄露患者的病情。在询问患者相关病情时,最好没有他人在场。
③有效保管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在记录病例时,最好避免有其他人在场,还必须有效的保管患者的病例资料,以防止患者的隐私外泄。
④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妇科疾病治疗时,需对患者进行导尿、灌肠以及会阴冲洗等,患者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甚至会抵触。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应该遮挡、关闭病房门,让患者有安全感,觉得护理人员对其关爱、尊重,才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⑤指引患者保护自身的隐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对患者指导隐私的保护,指导患者有效地和相关医护人员交流,最大程度上做到对隐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薛新霞.优质护理在妇科患者隐私保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S1):15-17.
[2]芦志琼.关于妇科护理中病人隐私保护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1):214.

[3]夏小云.论如何保护妇科护理中患者隐私权[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26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