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邵文慧
[导读]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

邵文慧
(睢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在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因冠状动脉发生血栓使患者的心肌出现急性、持续性的缺氧缺血症状,从而导致患者的心肌发生坏死的一种临床心脏疾病[1]。而该疾病可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并发症,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据相关研究发现[2],预见性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对患者未显现的某些症状做出正确的预测,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大幅度降低。鉴于此,本文就使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后产生的效果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中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心电图出现ST段或Q波抬高和ST-T动态演变;③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超过6.3ng/ml;④血清中肌钙蛋白I水平超过<0.2μg/L。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器官功能具有严重障碍;②患有血液疾病或是凝血功能障碍;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进行沟通的患者。④不愿配合本次护理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62.95±5.3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7.29±1.29)年。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63.02±5.17)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7.24±1.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引导其进行相关检查,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的环境,消除患者因抵达新环境而出现的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在患者日常饮食中的比重,并在术后严密观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若患者出现不适或是复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如下。
1.2.2.1高危时段的护理
  心肌梗死的高危时间段是晚间的9~12时,在此期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晚间9~12时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在患者病床的周围提前放置好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和抗心肌梗死药物,以便患者突发并发症时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当高危时间段对患者进行不间断的心电图检测,每隔15min进行1次,并时刻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其它的生命体征实施观测,当其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第一时间通知医师对患者进行处理。
1.2.2.2心理疏导
  在治疗前对患者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对患者使用口授、展示图片或是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向其宣讲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疾病知识和疾病治疗效果等医疗健康知识,并指导患者的家属对患者进行安抚和精神支持,让患者的家属及友人以积极向上的言语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而护理人员平时也要保持温和热情的态度,防止负面情绪传播到患者的身上,从而影响患者的病情。
1.2.2.3运动指导
  在治疗结束后的1~3天内,护理人员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的音乐,然后指导患者在病床上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规律的深呼吸训练,每次深呼吸的持续时间在5秒左右。同时,在治疗结束3天后,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下床进行以太极拳、健身操和快步走等有氧运动为主的锻炼,每天下午进行1次,每次20分钟。而在锻炼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饮水,从而降低患者心脏和胃部在运动过后的负担。
1.2.2.4给予对性患者重点关注
  由于女性患者的生理状态与男性患者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导致女性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测时呈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往往会让医师和护理人员对女性患者的相关身体指标产生错判,从而使女性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时间。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才出现,护理人员要加大对女性患者,特别是伴有糖尿病、肥胖和绝经等症状女性患者的关注,以此来降低女性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试验,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心功能指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测量,若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0%则表明患者出现了收缩性心力衰竭症状。
  使用计时器和米尺对患者6分钟内的步行距离进行测量,若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短于450m,则表示患者出现了轻度的心力衰竭。
  焦虑抑郁评分: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紧张、烦恼、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当患者的下肢出现肿胀且伴有浅静脉曲张,直腿伸踝试验为阳性,同时患者下肢静脉出现明显压痛,则表明患者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88% (3例),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23% (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4)。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能在患者发病之前做出提前预防措施,以此来达到降低患者发病几率和风险的临床护理手段[3]。而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是本次研究在以往的预见性护理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良,通过加强对患者高位时间段的护理和对女性患者的关注,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可能性得到了降低。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理机能,让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另外,在本次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使得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对其实施的精神支持和鼓励也能很好地提升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另外,在本次的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这一结果的出现,是护理人员通过鼓励患者下床进行运动,以加强患者对自己下肢足趾的运动和肌肉的放松,促进了患者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使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出现的肌肉松弛状态和血流滞缓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在缓解了患者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高凝症状后,降低了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5]。
  综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同时也能较好地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钦,刘颖,董强.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62-263.
[2]陆霞.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规范[J].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2018,4(06):120-122.
[3]王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1):136-137.
[4]杨淑月.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71-72.
[5]林凤,区业坤,唐德转.预见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11):1342-1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