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武保银
[导读]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很高,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规避潜在的风险与问题,不断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了自动化质量管理平台,满足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建筑施工方式的发展和变革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实现供给侧改革与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最终实现资源集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含义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和特点在于能够充分使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手段,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通过应用现代化工业加工手段来制作相应的混凝土构件,而此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步骤在于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柱体和板等位置的制作和加工,通过使用这些构件进而对建筑内的阳台、楼板等大面积位置进行装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需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车来对预制构件进行运输,进而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机械性损伤。此外,建筑单位还应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吊装和拼接工作,从而将预制构件放到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上,钻出孔洞对接预留的插筋,通过灌浆浇筑操作,实现预制构件的整体拼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结构体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建设强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材料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建筑整体的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分析
         2.1预制构件连接问题
         当前,很多装配式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依然采用“等同现浇”的理念进行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该理念使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受力结构的钢筋要达到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保证连接稳固,并且在新旧混凝土接缝的位置上使用键槽、粗糙面等结构的模式部分,设计环节应该使用现浇结构形式。因此,装配式建筑连接部分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就是实现等同浇筑的关键。但是,因为当前的技术水平比较低、经验比较欠缺且操作不规范,监管也不达标,所以,导致连接部分的质量难以达到标准要求,进而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性能都无法达到使用的需要。
         2.2平板制作环节存在问题
         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平板是非常关键的材料之一,施工人员制作平板时如果操作不合理会直接导致质量问题。第一,转角板折断。导致转角板折断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材料本身与质量规范不符,强度较低进而在施工与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折断的现象;其二是转角板施工检查不够深入,一些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问题;其三,施工环节的相关操作不合理,施工人员转角板施工没有做好固定,导致后期发生折断。另外,若施工操作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也会使转角板破损,影响作用的发挥。考虑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平板的重要性,如果平板制作面临质量问题,必然会降低整体工程的稳定性,所以施工人员务必要给予重视。第二,叠合板断裂。叠合板断裂问题主要是在运输、吊装两个环节产生,一旦发生叠合板断裂会直接阻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威胁到装配式建筑功能的有效发挥。
         2.3建筑构件埋设及管线的相关问题
         在预制构件的埋设过程中,需要正确地对待穿线工程,并按照准确的位置进行构件的埋设,做好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对此,施工人员应该逐个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降低管线埋设的安全隐患,提高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3.1预制构件连接问题的防范措施预制钢筋与现场钢筋的对位一直以来都影响现场的施工质量,也是技术人员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消除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充分保证工程达到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需要再对钢筋位孔洞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加孔径尺寸,禁止出现钢筋不能入孔的情况,可以保证钢筋的协同性合格。同时,在连接问题控制上,还可以采用竖向构件用装配式方式代替现浇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提升配件连接的安全性,就目前来说,套筒灌浆连接方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日本、德国经常运用,故而,在连接上需要分析考虑。
         3.2平板制作问题的防范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辅助性工具。为了避免平板制作环节的质量问题,商品房建筑采用转角板和“L型”吊具,在对应位置安装吊具,使得转角承载力向吊具内转移,能够起到固定角板结构的作用,有效避免断裂问题;第二,安装平板护角。商品房建筑施工现场平板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四角出现破损,因此施工人员参考构件尺寸参数制作护角。将护角套入构件有效保护平板结构;第三,适当调整叠合板跨度。组织吊装施工环节的跨度尺寸比较大,会导致叠合板断裂。商品房建筑施工在吊装之前和设计单位沟通,调整叠合板跨度,降低叠合板断裂的几率;第四,现场桁架筋吊装处理。施工人员针对预埋件进行加固,采用桁架筋组织施工与吊装,加强叠合板安全性,同时也可以节省预埋件。
         3.3建筑构件埋设及管线的防范对策
         建筑物墙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一定的振动,因此接线盒的位置容易发生改变,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对此问题进行防范,使用品质好的接线盒来进行固定,从而提升接线盒安装的稳定性。施工人员还可以使用长度适合的铁丝来对接线盒进行固定。而预埋的管线容易发生脱落现象,对此施工人员应该在具体操作前先进行检查,并对整体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当操作结束后还要进行二次检查,从而确保管线的稳定性。建筑单位还应加大培训力度,制订完善的技术培训机制,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具有健全的责任制度,实现责任到人,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研究装配式预制建筑的施工关键点,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3.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未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可靠,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第一,要加强对施工流程的整体改进与优化。对现场施工环境及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现有的施工流程进行科学优化改造,预防和控制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对施工工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进,例如为了确保灌浆的充分,必须严格遵循勤拌的基本原则,同时及时检查灌浆层的厚度,并对灌浆的水温进行动态监控。第二,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建立动态抽查机制,确保相关施工材料符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对施工现场技术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人员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管理。此外要加强竣工验收监督管理工作,对竣工验收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并建立完善的问题记录清单为后续施工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减少问题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改善现状,对问题进行有效预防。预制装配式建筑虽然应用日益广泛,但还是由于其工艺比较新颖、发展时间较短等客观因素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有效控制,真正解决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闫帅平.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居舍,2019(8):185.
         [2]熊璠.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36):96.
         [3]王海涵.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举措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9):186,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