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3DGIS的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颜思寒1,田海波1,2,罗程1
[导读] 盾构施工法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而工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日渐广泛

         摘  要:盾构施工法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而工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成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BIM+3DGIS技术,在线上的工程建设管理平台上集成开发了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功能,施工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以录入和查询盾构施工的基础信息、掘进进度和相关情况,对盾构施工的监测数据和安全隐患进行流程化的管理,还可通过电子沙盘的三维模型直观观察盾构施工状态。管理平台在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中进行了工程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盾构施工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效果良好。
         关键词:BIM;GIS;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可视化

1  引言
         盾构施工法在提高施工自动化程度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的劳动强度和对地上部分的干扰[1],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目前隧道施工的主流。尽管盾构施工法已经十分成熟,但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面对地下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各种各样的风险源,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施工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地将工程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盾构施工中来,成为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盾构管理
         盾构机参数直接影响施工质量,而盾构机往往分布分散,管理和维护较难[9]。在数字化平台上进行盾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具体的功能为: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填写盾构施工基础信息,各标段人员每日填写盾构掘进进度和相关情况,平台根据每日数据开展相关计算,输出日报、周报和月报,并展示各标段区间掘进形象进度。
         平台还配备了电子沙盘功能,直观显示包括盾构、车站等在内的工程状态,有助于盾构管理。电子沙盘基于BIM+3DGIS技术,实现卷帘、标记、飞行漫游、数据统计、盾构模拟等功能,工作界面如图1所示。界面左上角可以选择对象,拉近视角来近距离观察三维模型。右上角有底图、图层、工具和数据四个按钮。

图1  电子沙盘
        
         1)底图按钮用来切换沙盘不同的底图样式,现有:谷歌卫星、ArcGIS卫星、微软卫星和天地图可供选择。
         2)图层按钮用来选择是否在电子沙盘中显示相应的模型、底图或者图例。
         3)工具按钮中包含常用按钮,有图上量算、横向卷帘、纵向卷帘、透明度、模型裁剪。图上量算用来从电子沙盘中获得某些数据,比如距离、面积或者高度;横向卷帘将屏幕切割成上下两部分,上方显示普通沙盘图,下方显示被屏蔽倾斜摄影后的模型;纵向卷帘效果类似,将屏幕垂直方向分为两部分,左侧显示正常沙盘,右侧显示屏蔽倾斜摄影后的纯模型;透明度来调整倾斜摄影和BIM模型的透明程度;裁剪功能可以将模型切割,有平面裁剪,BOX裁剪和Cross裁剪三种裁剪形式。
         4)数据功能现在提供进度模拟功能,用户点击开始播放按钮,可以在电子沙盘界面观看模型推演动画。
3  监测管理
         (1)基础数据配置
         在相应工点的树节点基础上,延伸两层,建立工点->监测项目->监测点,以录入监测数据。用户可以新增、修改、删除和导出监测项目,不同的监测项目需要配置相应的监测规则,即选择预报警级数并设置预警阈值。监测点的录入则是结合BIM三维模型来实现,根据相应的坐标或已设置的标记从而定位到具体测点位置。
         (2)数据上传
         在管理平台上传监测数据采用统一的Excel模块,读取测点、测斜深度的监测数据,包含监测时间、上次累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备注等。数据根据Excel内的“测项/测点”、“监测时间”两列进行判断,若均相同,视为重复数据,后上传的数据覆盖先上传的数据。若取数区的数据为空,视为本次上传数据不包括该测项/测点,不进行数据录入或覆盖,并返回未入库的提示。
         (3)数据查询和对比
         数据在上传后也可进行查询和对比,可查询和对比的工点监测数据包括监测项目、测点总数、累计变化量预警测点数、累计变化量报警测点数、变化速率预警测点数、变化速率报警测点数等。测点状态根据阈值计算,大于黄色预警阈值即为“预警”,大于红色预警阈值即为“报警”。
         (4)监测管理可视化
         预报警的测点以气泡形式展示,气泡颜色与预报警级数相对应,点击气泡可以展示对应的详细信息,以统计图形式来展示该测点的历史数据。
4  隐患管理
         隐患管理是对施工隐患的管控,包含隐患库建立、隐患排查、隐患上报与治理三个子模块。
         (1)隐患库
         隐患库模块用于导入、增加、修改项目上隐患信息。隐患库建立以后,其内部的隐患信息可用于具体工点上报隐患时引用。主要功能包括修改、追加、插入隐患。隐患库初始化阶段,大量隐患库数据不通过web端,而是由数据库直接导入。其中隐患分级为:隐患类型>>隐患大类>>隐患分项>>隐患条目(以此由大到小,包含关系)。每条隐患的属性信息中包含等级、排查频次。
         (2)隐患排查
         排查任务的建立与闭合和隐患上报是并行关系,互不干扰,同时也支持对不同用户角色的隐患排查频率与数量进行设置,从而有针对性地推送隐患排查任务。隐患排查的工作流程根据隐患的等级有所不同,包括一级(重大)、二级(较大)和三级(一般)隐患,且都应实现排查治理闭合全过程。
         (3)隐患治理
         隐患上报后,需要响应的隐患会出现在相关责任人(该责任人会在上报隐患时选择,一般为排查任务的安排人)的待办任务中,等待责任人响应。其他用户可在隐患治理界面中查看到相应的隐患治理单,点击数字可链接至相应隐患。
5  结语
         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在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建设管理平台中集成开发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户可登陆平台网页客户端查看盾构施工的基础信息、掘进进度和相关情况,还可以实现对盾构施工的监测管理、隐患管理和风险管理,进一步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系统操作简易,界面友好。另外,管理平台实现了多用户远程访问,同时平台管控人员通过系统管理模块对其他用户进行授权,使得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经过工程实践检验,管理平台包括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模块的各项功能运行良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盾构施工决策,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登峰. 盾构机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实践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6).
[2] 张合沛, 陈馈, 李凤远, 等. 盾构施工数据远程监控软件设计与应用[J]. 建筑机械化, 2015, 36(12):60-62.
[3] 祥波, 徐受天, 马强.基于互联网的盾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开发[J]. 隧道建设, 2012(2):256-260.

项目基金:本论文受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颜思寒,男,硕士,研究方向:地铁盾构工程,BIM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