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关键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爽
[导读]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相比,在难度、知识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被大量应用,实验教学逐渐成为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张爽

摘要: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相比,在难度、知识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可以有效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被大量应用,实验教学逐渐成为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下文针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关键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材;实验教学
        引言: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化学知识大多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得出的,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科学研究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常常会忽略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灌输,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形式记忆化学知识,没有指引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基于化学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和能力。
        1.通过探究实验,突破重难点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材实验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探究性实验研究。探究性实验,主要是指先对实验进行初步猜想,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科学严谨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求实。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发现、讨论、解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把握好度是非常重要的,若过于开放会导致难以控制学生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容易频繁出现失误,拖延时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深入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讲解“从铝土矿到铝合金”时,其中涉及到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内容,在教材中从方程式上对其两性问题进行了说明,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利用实验的手段,对氧化铝的两性进行验证。在探究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在铝的提取中,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对氧化铝进行溶解的过程,使学生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在概念上的冲突产生疑问,氧化铝到底为碱性氧化物,还是为酸性氧化物?紧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探究性实验进行设计: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氧化铝和盐酸溶液反应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对两性氧化物概念进行引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两性物质思想,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顺利掌握氢氧化铝两性的知识点。
        2.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情境创设教学
        针对高中化学来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活动可以把学生动作、思维进行有效结合,不仅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使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愉快的对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视听实验学习情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欲望和效果。
        例如,在讲解“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的形式,把有关煤矿爆炸的新闻事件播放给学生,紧接着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吗?煤矿发生爆炸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关。看到新闻后,你们想要对煤矿知识进行了解吗?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人物故事、文字图片材料、工业原理、化学史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指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进而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化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3.通过巧妙设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指引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进而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和素养[3]。
        例如,在讲解有关氢氧化铝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怎样对氢氧化铝进行纸杯?结合所学知识,对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阐述理由。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研究,一共得出了三种方案,方案一:利用稀H2SO4和铝屑反应,再利用碱溶液和所得溶液反应:方案二:利用用浓NaOH溶液和铝屑反应,再加入适当的H2SO4;方案三,分别把铝屑和稀H2SO4、浓NaOH溶液反应,再把两种含铝盐溶液进行混合。设计出方案以后,为了可以使学生对氢氧化铝的制备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可以选几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该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和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化学教学质量。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想要有效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化学教材,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游惠芳.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86+189.
[2]靳芳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08):127.
[3]赵理彦.如何构建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