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陈姜维
[导读] 《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实验小学  陈姜维

【内容摘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通过课堂调研、各类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我们给予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适当的读书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我县教研室提出了“爱阅读”的计划,学校要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要求学生以书为友,和书为伴。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指导学生有效地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现行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书籍选择的盲目性。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粗糙低劣、甚至具有较强暴力色彩的书籍进入了小学生选择的领域,而一些较为高雅严肃的作品少人问津。另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误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有关的参考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2.阅读方法的单一性。从现状看,较多小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3.评价标准不够系统化。虽然各校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上进行了安排,但是因为没有系统化的评价标准,没有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收效大的引导模式,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发展不平衡,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退化,这是现行课外阅读如何深入开展所面临的一个困难。鉴于这些,给予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1.制定班级口号,如“和好习惯为友,与好书籍作伴”等。创造“文化书韵”的班级文化,如“好书推荐”.“阅读之星”.“且读且思”等板块,营造读书的氛围,激起学生读书兴趣.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书架图书来源:班级固定图书,流动图书(每个学生捐1至2本书),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也可以借回家看,达到交流阅读,资源共享。
        2.制定读书计划书、读书记录卡,制作课外阅读统计表,建立读书成长册。



        3.师生共同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主题班会,把读书和德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结合学校工作,在本班开展朗读比赛、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朗读课文、背诵新学的古诗或诗歌;或者举办以“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向同学介绍自己看过的好书、新书,交流彼此在读书活动中的体会。每学期进行“读书之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扎实推行,初见成效
        (一)打造学校儿童课外阅读的软环境
        一段时间来,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协助组织全校学生热爱阅读,积极发动骨干教师参与进来,共同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利用晨会、国旗下演讲等,为全校师生推荐好书,介绍阅读知识,以浸润的方式打造了学校儿童阅读软环境;学校语文教研组每学期在低中高年级开展课外阅读研讨活动,大大推动了儿童阅读活动的专业发展。
        (二)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提高
        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爱读书的习惯逐步养成。经过我们多方位的指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还有摘录、剪贴、查找等许多种积累的方法。学生读的书增多了,知识也丰富了,说话、写作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三)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提升
        在课外阅读活动期间,教师阅读了大量的儿童阅读理论书籍,积极投身阅读研修活动,提高了专业研究水平,而且与学生共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了文学的滋养和精神的提升,成长为我校一批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大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如给予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指导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心理有了全面的了解,每节课基本上都能将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
        总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系列丛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打造儿童阅读课堂》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