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创建班刊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杨忠娣
[导读]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云南昭通永善县示范小学  杨忠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尊重经典、弘扬经典、创新经典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传承经典文化,小学阶段的每个班级应该成为经典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主阵地。“读是写的奠基,写是读的精华”,而班刊的创建就能有效将经典文化与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结合,也符合现在教育大力提倡的创建“书香班级的校园氛围”;当前国家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学生,而且大力倡导阅读,使学生的视野拓宽。班刊的创建能有效促进学生更广泛地阅读;“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的重要性在国家新一轮中高考改革中已经得到体现,读写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又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为小学教师有必要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课题强调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发展,调动学生语文实践和阅读写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班刊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本课题研究的依据。
        1.心理依据: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内心渴望自己的作品得到他人的认可,通过创建班刊定期展示学生的作文,从而让他们树立读写信心,促成他们阅读、思考、表达,再阅读、再思考、再表达的良性循环。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全员参与,使全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满足感。
        2.生活教育理论依据:《小学语文课标》指出:拓宽习作的渠道,开辟选择的空间,贴近生活自由表达,展示生活情趣,小学生的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精髓:生活是作文的圆圈,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作文教学努力生活化。选入班刊里的一篇篇作文并没有主题内容的限制,完全是学生真实的生活表达。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办好高质量的班刊,其实就是把读写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研究的论文很多,但都没有将班刊的创建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写进论述里。《现代教学》(2015年17期)曾刊登过《让班刊成为学生作文交流与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创办班刊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途径,是评价学生作文的一种方式。但并没有阐述班刊的创建还对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也没有阐明如何创建高质量的、符合小学各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期刊。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积累,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2.通过研究,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的现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性发展。提高阅读写作教学的质量。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精神指引下,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现行的苏教国标版小语教材的编排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年级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整合教材。使得学生的读写水平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
        2.探究小学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的生活与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放矢,指导学生阅读与写作。走出传统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误区,拓宽阅读与写作的渠道。                     3  
        3.抓“读写”教学研讨,探索高质量班刊创建的方法,并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写作。重视过程管理,及时总结反思归纳,注重细节研究,提高班刊的有效性,形成特色。
        六、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再辅之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撰写一些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较有价值的随笔,将自己的经验、体会、灵感、改进方法等及时总结成文,进一步地指导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借助他人经验,指导研究实践。
        七、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
        (1)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分析学生的阅读现状。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指导研究实践。
        (2)对现行的苏教国标版小语教材的编排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年级阅读与写作的联系,整合教材。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实施阶段(2018年5月——2019年3月)
        (1)探究小学各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抓读写教学研讨,探索高质量班刊创建方法       (2)
        (2)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3)指导创办至少四期班刊,并做好相应的评价,反思得失并将经验写下来。
        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
        总结研究情况,写出研究报告,推广研究经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