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反应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淡玥
[导读] 依据教学大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陕西省兴平市陕柴中学        淡玥

        依据教学大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碱溶液的通性。
        2、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碱的通性的学习,深刻理解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加强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1、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溶液的化学通性;2、以酸碱的中和反应为例学会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
根据《陕西省中考考试说明》(化学),和个人对近年来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理解和把握,增加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内容,使得本节课内容更多,难度更大,时间更紧。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性强,知识性强,条理清楚,便于学生做笔记。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碱的化学性质
        【自主学习】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常见碱的下列化学性质
        1. 碱的溶液与指示剂作用
        碱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蓝, 使无色酚酞变红
        2 .碱 + 酸  →  盐+水
        NaOH + HCl = = NaCl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 Na2SO4 + 2H2O
        【教师点拨】上述2NaOH + H2SO4 = = Na2SO4 + 2H2O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哪种物质?
        【学生回答】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回答出硫酸钠,偶尔有学生会回答出来硫酸或氢氧化钠。顺势利导,就少数学生的回答发问,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验证】
        教师把上述溶液分成两份,使得一份中的氢氧化钠剩余,一份中的硫酸过量,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现象明显,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溶于水的物质为Na2SO4
        反应物有剩余:生成物中溶于水的物质+反应物中的剩余物分别为Na2SO4和NaOH
                                                       Na2SO4和H2SO4
        注:反应物不能同时都剩余
         【练习与探究】
        [2018陕西(副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与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Ca(OH)2 + Na2CO3 = == Ca2CO3↓ + 2NaOH。



        3. 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反应
        【教师点拨】
        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例,引导学生总结该化性质,并强调,此类反应的特点及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Ca(OH)2  +  CO2 == CaCO3 ↓+ H2O
        此反应常常用于CO2的检验验证
        2NaOH + CO2  = = Na2CO3  +  H2O
        此反应常常用于CO2的吸收和除去
        Ca(OH)2  +  SO2  ==  CaSO3  +  H2O
        (亚硫酸钙)
        注意:CO不能发生此类反应
        4.碱与盐反应   碱 + 盐  →   新碱 +新盐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
        ①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现象:蓝色褪去,生成蓝色沉淀
        ②2FeCl3 +3Ca(OH)2 == 2Fe(OH)3↓ + 3CaCl2
        现象:棕黄色褪去,生成红褐色沉淀
        知识点二、碱溶液的化学通性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这使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的溶液能跟指示剂反应,使指示剂变色
        2.酸碱相互反应   酸+碱→盐+水
        3.与氧化物反应    碱+一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4.与盐反应  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巩固与练习】
        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2.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一定量的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石灰水及浓硫酸,分别被除去的是(     )
        A.氮气和氧气                       B.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二氧化碳和氮气
        4.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钠
        【作业与练习】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