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张碧武
[导读] 高效课堂的建构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对学生生物素养的有效培养。

福建省福清市五龙初级中学   张碧武 350314

摘要:高效课堂的建构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对学生生物素养的有效培养。为了让初中生物课堂“活”过来,重新换发生机与活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形成最优配合。初中生物教师就必须将高效课堂的建构作为施教方向,并且协调生物教学的全过程,力求每一环节都具有高效色彩,环环相扣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教学对策
        生物学科是一门探究生命活动、理解生物现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学科。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时间较短,课程数目较少。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想达到生物教学的总目标,就必须抓住每一节课,建构高效课堂。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认为,抓住每一节课,就必须抓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即优化每一环节,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
        一、深化预习开展,进行良好导入
        预习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步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十分必要。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能够大大减少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同时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学生在生物学系的过程中更快的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能够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最优契合。在“先学后教”模式下生物教师的教学压力下降,学生也能够形成知识网络,重点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进行良好的导入,即根据学生的自学活动设置对应的教学情境或对应的疑问,让学生在脑海中联系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激发,也能够顺利引入后续的知识教学,实现导入环节与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
        如在学习《认识生物》时,教师可以在开展这节课教学时为学生布置如下“任务单”,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明确促使学生条理预习。
        (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2)按照形态结构,生物分为?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分为?按照用途,生物分为?
        (3)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观察方法有?科学观察的要求是?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如细菌、病毒、石头、珊瑚、虫蚊、草丛、林木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活动进行“正误”判断。这样的趣味导入基于学生所学,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做一个有效的铺垫,同时建立的“学生群体”。
        二、多元教学方式,强化学习体验
        生物学科内容丰富,囊括知识繁多,实际上对学生有着更致命的吸引力。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因为教师的灌输式学习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体验不高。因此为建构高效的生物课堂,在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转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出来,促使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模式下喜欢生物、爱上学习[2]。
        如教师在开展《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动漫或者其他资源来做教学补充,实现情景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工作细胞》以及纪录片《细胞内部之旅》等。这些能够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刺激,且变化了教学的形式,学生会觉得生物知识变得趣味多样,能够让知识经由视觉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吸收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
        当然,还有许多的教学方法都十分契合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需要。例如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具体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性的搭配教学方法以及生物教学内容。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师都应该关注学生在生物课的主人公地位,要让学生有最优体验,学生才会最优学习。
        三、组织合作学习,实现能力培养
        初中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探索、知识吸收、知识巩固的过程,学生具有绝对的能动性。合作学习是生物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给它能够实现生物课堂的“权利下放”,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人公,更能够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实现多层次知识与语言的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且为了深化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将思维导图与合作学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解决生物学系存在的思维盲区,从而突破生物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如在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分别探析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活动过程,并且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制作相关的思维导图。学生们相互合作,学生们先是从人体的组成来分析食物进入口腔——咽喉——食道等进行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分析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这时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学生们思维导图制作完毕时,教师及时做小组合作的收尾。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如图1),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思维导图做补充和订正。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顺利实施,教师也发挥了自身的调控作用,把握了教学节奏,实现了高效教学。
 
                                                                              图1 消化系统的组成思维导图
        四、开展实验实践,深化知识学习
        初中生物的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实验活动才能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开设的必要性,要灵活利用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并且布置课外对应的生物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理论+实践”,生物课堂才具备高效色彩[3]。
        如在学习“观察细胞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开展对应的生物实验活动。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黑藻等,给学生们提供实验的空间,让学生们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的细胞结构、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在换成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们亲自参与动手实践,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学习的主动性也更高。
        再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布置相应的生物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课后分小组进行种子萌发活动。要求学生们定期对其进行浇水、管理,要合理调控学生之间的实践条件。最后让学生总结汇报实践结果,并且和学生一同基于实践活动探析种子萌发的条件,生物教学即实现了延伸,又兼具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师要想建构高效生物教学课堂,就必须秉持着积极的教改心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探究、不断实践。只有这样生物教师才能够协调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衔接教学中吸引学生走入生物世界,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刘永兰.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认知与思考[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03):94-94
[2]潘建全.探究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2020(17):86-87
[3]李宝.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2020(08):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