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输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难度性,同时因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也使得输配电线路施工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使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高压;输配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经济生活可以通过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得到基础上的保障。但是受到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造成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明确的保障。为了使我国的经济生产进行得更加顺利,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及时发现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存在的弊病,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1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
当前的国家电力事业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很多工作的安排都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继续按照固定的路线、标准来完成,不仅无法取得优秀的成绩,还会造成新的挑战,而且构成的潜在性疏漏无法妥善处理。分析认为,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数量增加、施工难度提升、技术要求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针对偏远区域的供电及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走向较为明朗。第二,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与传统工程类型不同,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技术精度和总体管控模式,都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因此我们在技术的优化、调整、更新迭代方面,都要进行综合性的完善,既要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案例的教训。
2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岩石嵌固技术。该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风化岩石区域,在应用岩石嵌固施工技术时,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配备底板钢筋,可通过掏挖施工手段来开展基坑施工。利用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杆塔的稳定能力,但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重新设置施工计划,确保高压输配电线路中杆塔能够与坡度保持一致。以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的偏心弯矩,节省施工期间脚螺栓材料应用数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费用。(2)岩石锚杆技术。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提前对线路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整体性的岩石地点作为岩石锚杆施工技术应用的地点。在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对岩石进行钻孔施工,待钻孔施工环节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在钻孔内插入锚杆,再对其进行灌浆施工,确保施工锚杆与岩石的紧密性,强化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施工安全性。(3)掏挖基础技术。掏挖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全掏挖施工技术以及半掏挖施工技术,应用掏挖基坑技术的场地的地下不能存在地下水,在应用该施工技术还需要保证地基能够始终保持原状,避免在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完成后再次开展填土施工流程。此外在应用该施工技术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开挖基坑的荷载承受能力进行检测,确保线路施工对原状土摩擦角的准确性。(4)阶梯型技术。该施工技术是高压输配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技术,因此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施工区域。在应用阶梯型施工技术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位置对其进行大型开挖,对其进行模板浇筑,一旦浇筑工作完成后,就要进入高压输配电线路的填土施工环节,通过设置预埋深度检查其中的基础底板,全面提升高压输配电线路的稳固性。此外,在应用阶梯性施工技术时,需要时刻检查施工周边环境,对于极易出现塌方的区域是不能应用该施工技术。(5)斜插板式技术。斜插板式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于主柱的坡度进行细致检查,同时还要保证高压电塔腿主材坡度能够与其他坡度保持一致。
此外在杆塔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条件设置基坑施工地点,确保杆塔能够及时插入基坑点之中,以此保证基础底板的应用强度,进而全面提升高压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质量。
2.2高压输配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工作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工程在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电力传送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一些施工条件客观不允许,如线路横跨的两个地区距离比较远,或者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布置线路。所以,现代工程中使用铁塔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杆塔。杆塔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设置好两个铁塔之间的距离,然后在进行铁塔的搭建。现代中国的铁塔工程的组立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德水平,并且有多种的施工方法。杆塔的强度不仅由其材料决定,还由其组成结构决定。杆塔需要保持较强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压力。另外,杆塔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杆塔只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塔身还是会抖动,不能保持牢固。因此一定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提高杆塔的强度,确保线路长期稳定的工作。
2.3输配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
在基础工作以及杆塔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线路架线工程。在这一阶段的施工,管理上的系统性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这个工程项目比较庞大,为了减少其复杂程度,则需要整体施工,一气呵成。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工程人员的分配十分重要,需要时刻关注动态化质量,完善整体工程的细节和突发状况处理机制。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机制,将维护措施和紧急问题处理办法统筹兼顾。第一,在架线工程中的紧线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相关设施准备妥当的情况下确保子导线管理工作和检查项目的施工成果符合要求,针对跳槽现象,要对线路的参数进行记录和检验之后再进行紧线的施工。除了以上的准备工作,还需要判断直线压接管的实际位置以确保工程的有效性,能够在施工时降低错误率,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准备工作的万无一失才能保证之后施工的整合机制的实效性。第二,要对架线和布线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架线工程来说,布线的过程是确保整体架线成功与否的关键处,相关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电力施工项目技术和质量控制并对此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施工运行的时候。在架线的过程中,导线很可能出现磨损的情况,所以技术人员需要针对这一方面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保证施工大小事物都达到良好的状态进行安装,提升施工的质量。第三,在对线路检查的时候,需要从输配电设备运行效率和设备的安全性两方面进行,在保证其运行效率的同时需要检查其安全效能,保证周边人群的安全。针对线路跳槽等问题上,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在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具体问题做出情况分析并解决。
3结语
高压输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肩负起电能输送和分配的重任,联络发电厂变电站并能使其正常运行。而要想确保输配电线路施工项目有效开展,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加强项目管理,在全面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加强项目人员培训,提高其综合素养,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定期做好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艳婕.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0):189-190.
[2]李艳平.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122.
[3]雷晓红.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7):58-59.
[4]刘烈.小议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技术方法[J].通讯世界,2016(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