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科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申相英
[导读] 研究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患者应用全科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患者应用全科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老年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治疗时应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66例,治疗时应用全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FVC、FEV1、HR、RR水平与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FVC、FEV1、HR、RR水平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全科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气方面相关指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科护理;老年患者;慢阻肺
         慢阻肺属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此病对患者呼吸和免疫功能影响较为严重,发病后容易引起诸多恶性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由于慢阻肺病程长,,若不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相关治疗将难以推进[1]。针对上述问题,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将全科护理纳入本次研究,分析该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32例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老年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在年龄在65-76岁之间,平均年龄70.4±2.8岁,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2.7±0.4年)与研究组(66例,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在年龄在67-79岁之间,平均年龄71.3±2.7岁,病程在1-4年之间,平均病程2.9±0.3年),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慢阻肺治疗中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应用持续吸氧的方式提高患者呼吸及心率等功能,根据患者情况引导其完成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对部分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强制要求其戒烟,防止病情加重。
         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应用全科护理,该护理内容包括:
         ①病症宣教:为了让患者能够更为配合远方展开治疗,需要为其开展有关慢阻肺的宣教活动,宣教内容包括慢阻肺的特征、可能造成的不良症状以及治疗方式等,通过合理的宣教,帮助患者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慢阻肺的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与依从性。
         ②心理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因慢阻肺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疗程过长而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为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开展,需对上述患者行心理护理。通过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共同,耐心答复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激励患者勇敢面对病魔,并列举以往成功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信心,改善患者依从性。并要求患者家属协助院方完成心理护理,建议其抽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基于患者足够的尊重。
         ③营养支持护理:老年患者通常会受慢阻肺的影响而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为防止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营养支持。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经鼻插入胃管或空肠管,选用整蛋白型(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经肠内营养泵缓慢匀速泵入喂养,注意喂养的温度及速度。
         ④出院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居家自行护理培训,叮嘱家属做好监督工作,出环后定期应用微信或电话进行随访,并要求患者按时前往医院复查。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对比患者FVC(用力肺活量)、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HR(心率)、RR(呼吸频率)水平与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统计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气短、胸闷3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上述指标,FVC、FEV1、HR、RR水平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后FVC、FEV1、HR、RR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HR、R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 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中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1例,胸闷2例,无气短情况发生,发生率为4.55%(3/66);对照组组中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3例,胸闷5例,气短3例,发生率为16.67%(11/6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5.113,P=0.024),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数老年人因长时间抽烟或其他原因导致肺部出现异样炎症最终导致慢阻肺的发生,该病的主要特点为气流的可逆性受到限制,使得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临床表现。若长时间不对该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则易引起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堵塞,呼吸衰竭,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2]。
         由于老年群体身体各部分组织功能发生衰退,使得该群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不如青壮年群体,再加之慢阻肺的病程长、复发率高,因此针对老年群体需要配合更为有效的护理手段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本院将全科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当中,该护理手段较常规护理更注重从患者的心理、营养和对病症认知方面开展护理工作,让患者了解有关慢阻肺的相关信息,主动配合院方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其营养支持,改善部分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3]。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多项呼吸指标水平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将全科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气方面相关指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淑芝.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全科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261-262.
[2] 李卫芹.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8,148(22):54.
[3] 徐娟.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9):117+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