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在护理高龄产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扈添翼1 赵慧敏2
[导读] 高龄产妇即为达预产期时年龄≥35岁的孕产妇

         摘要:高龄产妇即为达预产期时年龄≥35岁的孕产妇,可分为高龄初产妇和高龄经产妇。伴随着社会进步,当代女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都逐年升高,高龄产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女性生育高峰年龄也从1995年的20岁推迟到2015年的25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对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按年龄分生育率,基于1‰人口变动调查样本数据:2011年35~ 39岁中国妇女的生育率为12.56‰,2013年和2015 年分别为18.68‰和18.60‰;40~44岁妇女的生育率分别为2011年3.40‰,2013年4.06‰,2015年5.37‰;45~49岁妇女的生育率分别为1.25‰、1.76‰、3.11‰。自2016年国家“全面二孩”的完全开放,据研究显示:在全面二孩生效的初期(即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全国28个省份(新疆、西藏和青海除外)的分娩数据表明,高龄产妇的占比从政策放开之前的8.5%上升至13.5%。综上,我国高龄产妇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有很多关于护理高龄产妇的研究,现就不同护理模式在护理高龄产妇过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高龄产妇;护理模式
         1 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围生儿结局
         1.1 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
         研究表明,高龄孕妇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英国的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高龄产妇发生多种产科并发症的风险远高于适龄妊娠妇女,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和重症监护室住院率均有明显的上升。另外,35~39岁和≥40岁产妇剖宫产的发生风险分别是非高龄组产妇的1.64倍、1.52倍。
         1.2 高龄产妇的围生儿结局
         研究表明,高龄产妇增加了早产、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同时,有研究表明:产妇年龄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呈剂量依赖型,在>20岁的产妇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NICU 住院率和住院时间随着产妇年龄增加而增加。综上,高龄产妇发生妊娠不良结局高于非高龄产妇。
2 不同理念或模式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2.1 助产护理模式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过去,产妇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护理均由不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助产护理模式是指助产士全程参与高龄产妇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护理,其中产前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放松训练、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及饮食护理等;产中护理:环境准备、分娩前助产士单独指导产妇产程模拟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产妇播放舒缓的音乐等;产后护理:胎盘娩后10~15min 后,按摩产妇子宫底,助产士迅速处理婴儿,让产妇第一时间接触婴儿,清洁护理等。研究表明,助产护理可以提升高龄产妇自然分娩比例,缩短产程时间,缓解产后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另外,助产护理能改善高龄产妇负面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并发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助产护理模式让助产士对高龄产妇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护理评估并给出恰当的护理措施。推广助产护理,需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助产士。但在我国,助产学是护理学的二级学科,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培养助产本科生。

国家有关部门要重视助产士的培养,逐步提高助产学的学科等级并增加培养本科助产士的高等院校。
         2.2 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是通过电话、邮件、现场咨询或居家服务等方式,对那些有护理需求的已出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医疗护理或康复促进等护理服务,是住院服务的进一步延伸。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产妇产后生理机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帮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此外,根据陈丽红的研究,与常规延续性护理(即电话随访)相比,基于微信平台对产褥期高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广泛应用,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将其系统地纳入常规护理体系,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继续教育。
         2.3中医护理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不少护理前辈把中医应用于高龄产妇的护理,并取得了成效。根据陈玉霖等的研究,中药热奄包联合艾灸三阴交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龄产妇顺产后子宫的复旧,有利于高龄产妇的产后健康恢复。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的高龄产妇服用产妇康煎剂后,可促进产后子宫体的修复、加快血性恶露的排出速度、减少血性恶露量及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促进产妇身体康复、改善产后血液高凝状态等。将中医应用于高龄产妇的护理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3 总结
         中国高龄产妇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高龄产妇的流产、剖宫产风险及发生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均高于非高龄产妇。很多护理前辈都在探索更得当的护理高龄产妇的方法,并取得了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助产护理模式、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及中医护理在高龄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曲篛霖,王巍,徐跃等.高龄产妇妊娠分娩的临床特点[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07):1665-1669.
         [2]程志伟,杨永利,贾晓灿等.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我国人口生育率趋势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3(03):299-303.
         [3]赵雪芬,王静.自然流产408例危险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0):1340-1343.
         [4]Fitzpatrick K E,Tuffnell D,Kurinczuk J J,Knight M. Pregnancy at very advanced maternal age: a UK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BJOG :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2017,124(7).
         [5]胡美娜,邹晓璇,赵银珠等.孕产妇高龄与不良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关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05):415-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