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型血液净化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   作者:周士博
[导读] 探究杂合型血液净化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杂合型血液净化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将患者按随机均等分配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血液透析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干预后机体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下,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血液指标水平,整体提升患者机体生命质量,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杂合型   血液净化    老年         慢性肾衰竭患者    效果
        临床慢性肾衰竭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该疾病会对患者肾脏功能带来严重损害,疾病致病源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症状所导致。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多尿、夜尿频繁等。据国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近几年我国临床慢性肾衰竭疾病呈现老龄化趋势增长。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生理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抵抗能力偏弱,各项脏器功能衰退,如未能及时获得有效治疗,将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当前,如何给老年肾衰竭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难重点。本文对杂合型血液净化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将患者按随机均等分配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65岁~73岁之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63岁~75岁之间。参与研究的两组老年肾衰竭患者临床疾病病程均在半年~4年内,接受血液透析干预时间跨度在3个月~2年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尿常规、肾功能以及相关血清免疫学等临床医学检测方式确诊;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相对比较稳定,可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在治疗干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本身具有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疾病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等。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血液透析干预,即采取自动化静脉内瘘对患者建立血管通路,随后,选择碳酸氢盐作为血液透析液,控制用量在500ml/min,透析速率严格控制在220~260ml/min,每周血透3次,每次时间持续4小时。

给予观察组实施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即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对患者行血液灌流。首先将灌流器垂直固定在血液净化器支架上,连接动脉血管路及静脉端,将剂量为2500U肝素溶解在浓度为0.9%的500ml生理盐水中,以200~280ml/min速度持续泵入灌流器中,持续冲洗29分钟后,对患者实施生理盐肝素冲洗[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干预后机体指标变化,即观察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血清前白蛋白等水平指标变化。
1.4统计学研究
在进行分组数据研究之中,在进行数据的分析、统计时主要应用软件PPSS22.0,其中在分组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时经(n%)对本文获取的结果展开表述,在两组间展开的计量资料分析主要应用(x±s)对本文获取的结果展开文字表述,两组在进行检验水准分析时应用P<0.05对两组数据进行核对,本次的组别研究如P值显示小于0.05,则可认定组别之间的数据对比以及分析有研究的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后,转铁蛋白(3.03+0.36)g/L,血红蛋白(90.33+11.80)g/L,血清前白蛋白(296.35+54.16)g/L;对照组患者单纯血液透析干预后,转铁蛋白(2.13+0.26)g/L,血红蛋白(59.33+10.69)g/L,血清前白蛋白(151.35+31.16)g/L;。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语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等,随着疾病病程进展,会给患者肾脏造成不可逆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尤其是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机体免疫机能和抵抗能力偏弱,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将危害生命。临床上对慢性肾衰竭疾病的常用治疗方式是对患者采取血液净化干预,然而单纯对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干预效果仍旧不理想,尽管血液透析能进一步延长老年患者生存周期,但疗程长,极易堆积毒性分子或形成血栓等并发症,此外,长期血液透析干预会导致患者机体肉碱合成量减少,最终引起贫血等不良反应。近几年,临床医疗技术及设备得到了巨大发展,对于慢性肾衰竭疾病治疗从单纯血液净化向杂合型血透方式进化。杂合型血液净化方式是通过将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透结合一体的新型干预手段,能有效滤过大分子毒性物质,有效清除外源性毒素,高通量促进血透效果[3]。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下,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以及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上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杂合型血液净化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血液指标水平,整体提升患者机体生命质量,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雯. 杂合型血液净化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26):49-50.
[2]陈勇. 96例杂合型血液净化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 2019, 10(3).
[3]朱晓光, 时军. 杂合型血液净化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