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预算需渗透到各个环节,方可全面控制造价预算,最大限度减少造价超预算可能性,给企业投资建设提供扎实基础成本保障,利用精准的投资金额造价预算,避免后续投资发生资金流转等方面问题。保障企业效益,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是新时期背景下的工程建筑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常见的造价超预算现象,明确引起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具体原因,加以科学控制,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主要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人力、资金、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报告进行成本预算,然后通过控制预算成本进而提高项目的收益。建筑工程造价还可以为项目双方的合同签订以及资金投入提供依据,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稳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参建各单位都对各自的工程造价控制十分重视。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成因
1.1预算编制科学性有待提高
由于工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而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首先,在进行预算编制期间,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特点开展工程项目的实地调查,并针对工程具体建设情况进行预算编制。这样一来,才能尽可能减少预算中存在的漏洞。但是,就当前的预算编制而言很难做到这一点,因而就无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实际花费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其次,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即便工程建设期间出现了造价超预算的问题,施工单位也不得不按照超预算方式继续开展施工建设工作,最终导致工程建设成本急剧增大。
1.2设计变更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在实际施工时会发生很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生的施工更改,这个时候就需要联系设计院进行设计更改以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力资源、材料、施工机具的使用,也就导致了项目工程造价的增加。一般产生设计变更的原因是因为在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与各施工部门进行详细的设计交流,导致整体设计与细部设计产生冲突,降低了施工图纸的合理性。
1.3预算控制方法不当
由于施工阶段周期比较长,人员众多,涉及到资源的分配,因此如果不能够采用合理的预算控制办法会造成成本的增多,尤其是随意的变动资金的使用流程,不仅会导致项目成本超出原有的预算,而且也会造成资金分配的不合理,甚至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现象。总之,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缺乏对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造成了超预算的现象。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措施
2.1加强造价预算编制控制
首先,负责编制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条件、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当地政府有关政策实施、外界环境变化等内容,以此为综合考虑依据,选择最佳方法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做足编制前的准备事项,在造价预算编制之初便为编制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打好坚实基础。其次,工作人员树立起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与时俱进提升造价预算编制专业能力,秉持严谨编制态度,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各项操作。结合图纸与现场勘查实际情况,获取造价预算可靠信息,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性,且与实际相符。最后,掌握市场运作现状和运作特点,从建筑物料、机械等多方面入手,对市场加深了解,准确分析市场影响因素,根据科学预判,进行合理的差价调整。
2.2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批进行复核校准
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的精准合理是减少和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和保证施工现场稳定有序进行的有力手段,也就是说想要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收入效益就要加强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在现在造价预算工作中经常看到因预算工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而导致在实际的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的预算超出情况。因此,相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批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当也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状态,严格按照相关的审批标准落实与执行,通过对支出成本与预算成本、材料进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对比来审查核实,如果超出预算就要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在进行造价预算文件的审批时,严禁走过场形式而是应该对审批流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掌控,特别是关键的项目更应该反复的审核,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精准性与合理性,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带来良好发展。
2.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造价管理
在造价管理中,还需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构建起信息化的造价管理模式。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展开造价管理。依托大数据技术,根据预算方案,构建起理论造价模型。然后结合施工实际,利用实际的成本支出数据,来替代理论模型中对应的数据。通过模型的变化,就能看出哪些方面成本超支,哪些方面成本控制较好,从而明确造价管理的重点。此外,也可以使用物联网技术,对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合理安排施工,减少机械设备的成本支出,达到控制造价的效果。
2.4做好全过程的预算控制
首先,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因而施工、设计期间经常存在着材料、设备费用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因而造价预算控制过程中应深入市场,了解材料、设备费用的价格变动状况与规律,根据工程施工期间的具体需求,合理才有施工所需的各类建材与设备,并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保留相应的价格变动空间。其次,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管理。尤其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要专门安排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造价管控与监督,避免贪腐、谋私等问题的发生。此外,要丰富预算监督形式,采取定期抽查、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预算管控效果,避免造价超预算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设计阶段、投标阶段以及施工、竣工期间的成本管控,确保各个阶段的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2.5精准计算工程量,提高预算人员综合素养
一方面,要对建筑项目的工程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具体计算期间,首先要结合工程的计算规格,对工程量进行细致的计算。计算时可以采取“自下而上、从内到外”的计算原则,在进行分部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应当先对混凝土的工程量做出计算。同时,计算期间还要根据不同的计算项目对工程量进行分类计算,并切实做好工程量的校核。另一方面,通过校对之后,如果发现工程量计算无误,那么应当对定额项目以及计量单位进行熟悉与掌握。在允许换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定额换算方法进行相应的换算。如果工程和定额内容不相同,并且在不能换算的情况下,就要严格根据定额去执行。另外,要加强预算人员的培训,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降低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概率。作为预算人员,首选应当掌握设计、采购、工艺以及投资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造价人员应当深入一线,提高资料收集的能力。
结语
建筑项目造价控制为集管理、经济和技术一体综合内容,施工时期不但需积极倡导着“合理预估、静态把控以及动态管理”造价管理措施,还需要对于质量、造价以及工期对立统一关系做好较好控制。只有对于施工组织设计机进行优化、严格控制签证的管理、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将工程进度控制好,才可以在施工时期造价控制当中得到最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李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15).
[2]平春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江西建材,2018(2):202.
[3]邓芳.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