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压力,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压缩,为了全面满足城市拓展需求,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高,这也直接给消防工作带来了压力,大大增加了建筑消防安全保障难度。超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不断增加,主要是超高层建筑自身结构及功能要求决定的,超高层建筑多为人员密集场所,譬如高端酒店等商业场所、营业单位、商务办公场所,人员流动性复杂,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造成超高层火灾隐患不断提升,对消防工作来说,建筑高度本身极大制约了消防救援实施,出现火灾则会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章就超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提出相关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特点分析;对应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受到经济飞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稠密等因素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其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不仅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为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控,会对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带来直接影响。
1 超高层建筑防火
城市中的建筑群越来越多,部分高档酒店公寓与商务办公场所为超高层建筑,形成人群密集的场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速、城市发展、人们需求的多重因素下,超高层建筑不断增长,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建筑形态。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超高层建筑是在较少的面积基础上,从空间纵向区域不断向上延伸,扩大使用面积,不断减少对土地面积占据。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因为其结构较特殊,各层距之间跨度大,这样的一种结构形式,使得超高层建筑管道较多,均为直上直下的形状,如果出现火灾,很难救援。超高层建筑防火重要,在超高层建筑物中如果发生火灾,就会有许多事前设计设置的消防各项系统发生反应,形成快速的启动,比如说,如果超高层内部出现火灾,一个防烟分区内自动防排烟系统就会起到作用,及时发出报警,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出现更大的灾难。如果系统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问题,产生烟雾、粉尘物质,这些因燃烧产生的气体、有毒物质就会在室内空间不断扩散,空气得不到流通,吸入大量有毒气体,导致意识昏迷,最后丧失救治的最佳时间,造成人员伤亡。
2 简述超高层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 超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危害性更大
在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防火监督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势相对较大且蔓延速度较快,消防扑救的难度大。超高层建筑在人员相对较多、用电需求量大的背景下,容易造成线路过载、老化等问题;如果超高层建筑电动车充电等管理不规范,会造成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问题突出;如果建筑内部防火措施不规范,楼梯间、电梯间的竖向井道防火隔离等不符合相关规定,安全通道的通风管理设备没有形成相应的技术控制,一旦出现有安全火灾情况,就很难全面控制。
2.2 蔓延途径较多,出现立体火灾
一些超高层建筑没有在楼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地方设置相应的防火隔离或分隔不到位,很容易产生火势竖向蔓延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超高层宾馆、图书馆、写字楼、公寓等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高速蔓延趋势,其中,在管道井中,烟气的扩散速度可以达到3-4m/s,在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控制中,在没有出现阻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火灾荷载密度35-60kg/平方米,可见,只要有火灾发生,超高层建筑就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火灾现象。
2.3 人员疏散比较难,易产生群死群伤现象
超高层建筑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应该设置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安全疏散系统、防排烟系统、自动防火卷帘系统等。如果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使用过程中,设施配备不齐全、设施质量不过硬、消防系统维护保养不到位,容易造成设备故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距离相对较长,一旦出现火灾要疏散人员比较困难,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拥挤或踩踏等现象,在火灾竖直流动的情况下,烟雾等向上蔓延,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难度。虽然高喷消防车、登高消防车等特种消防车辆可以有效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但是在疏散时间较长,车辆未能达到的情况下,火灾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蔓延。因此,在超高层建筑安全疏散中还需要依靠楼梯进行人员疏散,但是一旦烟雾窜入,就给疏散带来致命灾害,容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等后果。
3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优化
3.1 明确消防管理责任
超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并且构建完善的管理责任体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进而确保消防安全。首先,超高层建筑要明确内部各个部门、单位的具体责任,完善健全防火责任制度,并且将其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针对不同岗位制定消防管理的制度和规章;其次,严禁租用单位和住户随意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改造,严禁擅自对消防设备和建筑构件进行更改和拆卸,杜绝出现人为火灾隐患;最后,建立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和微型消防站,配备具有资质(注册消防工程师)的管理人员,定期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3.2 提高认识,重视引导,加强超高层建设防火避难场所设施
随着现在居民住宅楼高度不断加高,处于较高楼层的居民无法在发生火灾时得到及时的疏散和救援。这样在每一个楼层建设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选择避难所的位置,确保场所的防火耐火性也就进一步确保了超高层居民的安全。进而能够在应急情况下稳定居民不安的心理,使救灾救火更加的有序,为安全疏散争取更多的时间,进一步保障居民的安全。对避难所容纳人数的估计和必备应急自救工具的放置在急救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足够的空间,完备的工具,也是提高消防疏散救援效率的有效保障。这也十分凸显了安全防火避难场所在超高层建筑当中的重要性。要加强对防火避难场所的认识,对广大居民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认知避难场所并不等同于安全中心,其真正的作用在于有效的延长施救的时间,更高效率的保证人员的安全,在疏散救援过程当中,居民也应该积极配合消防工作人员进行撤离火灾现场的施救。
3.3 维护保养消防设施
如果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由于其建筑特点,会为火灾救援增添一定难度,建筑内消防设施作为扑救火灾的物质支撑,其是预防和救援的重要保障,需要对消防设施做好维护保养工作,防止相关设备带“病”作业。首先,超高层建筑要积极聘请具备资质的消防机构或者人员,对消防设施开展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及时排除以及解决故障,保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次,对于建筑内部消防设施要定期升级、改造和完善,通常情况下,如果超高层内部进行改建或者装修,会对内部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以及挪动消防设施;最后,对于使用年限较长的超高层建筑,要定期更换消防设施,积极采购和添置先进的设备设施,满足建筑的防火要求。
4 结语
超高层火灾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全面做好综合性防护,注意防患于未然,保证人们安全。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要科学合理,理论和实践结合,做好综合性规划,不断优化消防功能,确保超高层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津舟.超高层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