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建筑工程行业也是如此。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利用创新模式的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新时期行业飞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环境要求,现代建筑工程行业想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开展创新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满足不断发生的社会和行业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更为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应用措施;发展前景
引言
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项目的策划立项阶段开始,建筑工程的管理就随之进行。所以,管理工作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方方面面的关键工作。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问题的控制和执行都需要建筑工程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已经不适应建筑市场环境,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而获得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大量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当下,更是迫切地需要新的工程管理模式,使工程项目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加强建设工程的管理,有助于在建设企业内部形成持续有效的内外联动效应反馈机制,确保业务部门有效、良好的沟通和统一,加强其他部门的协调。采用更先进的流程和管理技术及多种手段,对于提高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该项目将有助于建立系统实施的工作线,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2)降低工程成本开支。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是整体项目管理的关键,而实质性的经济收益是建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的目标之一。成本控制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将加大投入成本控制的难度,影响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工程管理,特别是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有效地确保建设项目的效率和经济性,不断优化在施工中的项目工作过程,大大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并大大降低在建项目的投资成本。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创新安全管理
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归根结底,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源主要是缺乏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管理,因为施工安全事故必将会引发惨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这种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在工程方案设计,还是在工程实践阶段安全意识相比从前较为强烈,安全管理创新则是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当踏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常会看见醒目明显标注的安全标语以及一些危险区域的警示牌,这足以证明工程建设队伍安全施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作业人员心中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高风险、不规范操作的问题,通常体现在安全管理措施过于形式化,安全事故发生的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措施未有效贯彻落实。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是促进建筑工程建设发展和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最基本要求,然而,企业重视工程效益,在实际的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务必要创新安全管理,改变传统的工程管理观念和思想指导,应贯彻新时代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相关培训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和强调安全管理目标。建筑工程创新管理理念应当有重“速度轻质量”转变为“保质保量保安全”;另外,创新安全管理还包括施工污染管理等内容,应设计出有效的措施规避施工污染问题的产生,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2.2将智能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管理中
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迅猛发展。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能够搭建智能化的管理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和总体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新型信息技术对建设各个环节都有积极的作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结合施工管理,能够评估和预测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能够对施工进行动态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预警,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健身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信息数字技术,能够测定施工现场的温湿度,同时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析和研究工程整体,从而可以制定合理的工程优化和改革施工方案,进一步提升建筑水平。
2.3组织结构的创新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构,该机构主要是对项目的管理进行全权性的负责,其具有单独形式职权的能力。另外其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砖行业知识技能,自身的素养水平也要比较高,可以科学的进行项目的管理。其次,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构建并完善管理规章机制的内容,明确的划分好各项工作职责义务,使得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都足够的清晰,避免其产生任何的推卸责任等的现象。最后,企业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推行,使得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更为热情的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中。其所设定的考核制度必须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全面性等的特征,当工作人员考核达标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物质以及精神等层面的奖励。如果工作人员考核不达标,那么其就需要实行一定的惩处措施,该种管理措施的使用,不但会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同时还会激发出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以及热情,提升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4创新监督机制
在建筑工程企业中,一个好的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严格的制度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共同作用。所以,企业要加强监督的力度,通过监督手段、机制的改良,使企业管理顺利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具有工作量大和工作内容复杂的特点,因此管理困难,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而且管理人员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所以创新的监督机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例如,在进行管理监督时,可以使用平级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实行合理的赏罚机制,增加监督手段的力度。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管理人员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量化考评的方法,对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有奖有罚,促进工程项目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的开展。
2.5创新建筑工程责任管理机制
结合相关法律规定与施工合同条例,对建筑工程各参与方肩负的利益与职责进行系统分析,确保工程各实施环节均能够得到全面监管。制定出建筑工程管控标准,使各参与部门能够履行自身职责,促进建筑工程有序开展。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涉及工作领域多,施工周期长,在开展施工活动期间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为加快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速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认清原有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俊红.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161-162.
[2]孙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23):195-196.
[3]陶继刚.探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J].居舍,2019(18):146.
[4]韩跃武,胡肖亮.建筑工程消防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