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BIM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需求和频率越来越高。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可以十分高效且方便的处理我们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更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程效率。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
引言
伴随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是随之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子系统之上,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就展现了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对于设计布置也是提出了新的需求。想要促使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日后能够有优良的运转,就一定要保证各个管道的施工过程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凭借BIM技术展开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有效把控也变得尤为重要,BIM技术是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之中比较优良的一种技术,应当受到大家的注重,它拥有比较好的研究价值。
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又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英文全名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从名字本身就可看出,这一技术与建筑工程紧密相连,根植于建筑领域并不断发展。BIM技术一般指在建筑工程中以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为基础,针对数据的有效组合建构3D动态模型的技术。这一技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开始之前,应用目的为节约成本,便利过程,提高效率。BIM技术实现了在可视化前提下模拟施工过程,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数据或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做到有效模拟与针对解决。BIM技术可以将工作流程系统化,有效地提高了建筑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在具体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以优化施工流程,这一技术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2绿色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BIM技术使用优点剖析
2.1可视化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是以独立系统为基础。这些系统会存在于部分楼层中,若修改系统中的部分,可能会对多个楼层产生直接的影响。传统的二维设计时,不同楼层都有自己的排水系统,修改小的链接需要改全部的排水设计模块,而以系统为基础的BIM技术可相对方便得修改图纸,并保证设计的准确性。且传统的CAD图纸是分为平面、剖面及立面3种形式表达设计成果,是专业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立体感想象设计成果的三维信息,这就导致信息传递可能因为设计成果太过复杂而产生错误,失去信息的真实性。
2.2协同设计
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认识到CAD平台的技术局限性,明确BIM模型在设计方面的技术优势,以此为基础,稳步做好相关设计准备工作,从而为后续协同设计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协同设计模式下,各项设计工作得以借助于BIM模型顺利开展,通过获取模型数据库内的相关数据,设计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工作,例如通过模型,快速、准确掌握水泵的型号、尺寸等参数,并依据相关参数,调整设计方。在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环节,设计、施工等不同参与方,可以在模型提供的平台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开展相应的调整以及修改,逐步形成一种协同设计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3模拟性
对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BIM技术的使用,它还能够呈现比较好的模拟施工价值,从而在施工之前,针对方案进行模拟施工,能够更好的剖析施工之中存在的情况,促使设计方案能够更好的与建筑工程具体情况相结合,此外与建筑工程的各种参数相结合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促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这种模拟特点不单单能够帮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还能够在成本管理上以及进度控制上得到充分体现。
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术是近十年来在原有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维信息集成应用技术,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的数据化集成工具,通过创建模型收集分析整合项目的各种信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传递和共享,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和问题作出正确分析和高效的应对,项目从可行性论证到报废拆除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提供协同工作的平台,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造价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设计阶段
给排水系统所处位置和环境特点,决定了该项工程的设计难度相对较大,传统的设计图纸和方法无法有效显示管道层次性,而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管线错综复杂、管道叠加的问题。三维直观的管道能够全面系统地将给排水管道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提供碰撞检测功能,解决设计中碰撞冲突,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设计时考虑新型的供水方式(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市政管网中的压力和对水泵运行作出调整,从而节省能源。BIM模式下所有的专业信息都能够体现出来,能够随时保证各专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与全面,便于各个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协同和对设计需求的理解和掌控,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BIM模型包含的信息资源丰富,提供实时、准确的材料报表及清单,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材料清单对前期方案的成本估算做出详细报价。方便设计中引入新型给水系统的管材和设备,快速准确的计算成本,经过不同管材和设备的方案比选,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和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3.2健全三维模型中BIN技术的使用
关于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有效使用,单单搭建初始模型是无法充分体现它的价值的,此外,也不拥有比较好的指导性。这样也就需要围绕对应三维信息模型开展不断的健全,保证它能够充分呈现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整体性,此外,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体现出比较高的指导价值。对于这种三维信息模型的健全,应当在建筑给排水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在亿万三维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做到有效改革,特别是在轴线的建立中,应当开展细致化的剖析,保证给排水管道工程信息模型科学合理。在三维信息模型之中开展轴线的设计可以直接使用二维模型的轴线,假如给排水管道工程复杂程度高,就需要适当添加一些轴线,来方便能够加强三维信息模型的全面性,保证它足够完整。
3.3管线碰撞检测中BIM技术的使用
为了提升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可行性,保证之后的施工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对所有管道进行碰撞检测剖析,了解各个管道之间是否出现冲突情况。在给排水管道工程三维模型构建结束之后,就可以凭借软件的自动化碰撞检测功能进行剖析,全面检测系统的运转是否达到需求,对于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标注,此外,这样能够更好的采用有效方式解决问题,保证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协调性得到提升。大多情况下,管线碰撞检测结束之后都会自动生成报告,同时对于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标准,这样设计人员就能够根据报告进行健全和微调。对应的管线健全可以直接在三维信息模板进行,比过去的二维设计模型更加快捷。
结束语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运用,从工程的模拟到工程的具体实施中都可发挥重要的意义。3D模型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这一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样对于数据统筹管理方面很有效果。BIM的发展虽然仍存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兴技术正迅速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阳阳.《BIM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p2070-2070.
[2]《刍议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4,16.p1-1.
[3]黄婷宇.《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