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卢鑫霖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快速建设促进了城市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增长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快速建设促进了城市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增长。在公路及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后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通过实际项目经验分析探讨公路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改善措施并在嘉盛东路(沪太路-区界)新建工程实际项目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公路 城市道路工程 环境 保护
        一、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概述
        道路环境污染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道路的建设,以及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环境恶化。在中国,尽管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对道路环境的保护,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对城市中PM2.5指数的影响,许多大型及特大型城市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雾霾情况。同时职能部门也颁布了各级环境预警机制,各个工程也进行了联动响应。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了。
        一般来说,道路建设工程分为施工前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每个阶段的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的设计的不合理性、取弃土场的位置和数量不合适、施工机械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施工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各个因素中施工管理不善是其中起着关键因素,其严重后果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分析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是当务之急。
        二、实际项目经验分析探讨工程项目环境保护
        嘉盛东路(沪太路-区界)新建工程位于宝山区市域北部。工程向东接石太路沿线联系罗店、盛桥、宝钢,向西沿嘉盛东路可到城北大居、嘉定主城区并至G15高速出省,是宝山区市域北部主要的东西向干线。该道路虽处郊区,但是周边居民稠密,涉及沿线单位多,道路穿越多个居民住宅区和产业园区。工程中对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项目充分分析因道路施工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境保护改善措施并做出了相应的尝试。
        三、道路建设所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
        (一)大气环境污染
        在道路建设中,涉及较多细小颗粒类的材料运输、堆放及加工,该嘉盛东路项目中所涉及到石灰、水泥、黄砂等主要材料,通过陆路运输送达施工现场,并对材料进行挖掘、拌和、回填等加工。在这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导致施工现场周边可吸入颗粒物PM2.5指标急剧升高,当大气流动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此外,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因材料状态的不同所具有毒有害材料,诸如沥青等热熔材料,在热熔状态下挥发的TSP和HC的有毒气体,这也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噪声污染
        公路建设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运输车辆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嘉盛东路项目中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摊铺机、铣刨机及压路机等设备。在沪太路嘉盛东路路口已开放路段,因交通组织等原因,施工时间较晚,多种机械同时运行。来自不同噪声源的高分贝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了噪声污染。
        (三)施工期间土壤侵蚀现象
        在新建道路施工中,在土方填筑和开挖中,必须挖掘道路结构并在结构周围堆放转运土壤。如不及时围护已开挖路段的路基,已成型的土路基将会面临倒塌和冲击的风险,一些松散的土壤将被雨水带走,造成水土流失及施工期间土壤侵蚀现象。
        三、在实际工作中的环保管理与措施
        (一)施工现场防粉尘污染管理与措施
        嘉盛东路对易产生扬尘的地方采取密闭绿网覆盖,有效控制扬尘。在工程中引入了安利康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在道路施工范围内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实时与区环保局及安质监站实时同步,如因工程原因导致周边扬尘指数上升,项目负责人在可在移动端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工程将从源头对扬尘进行控制,实现了扬尘动态管理。


        该工程中对各种细小物资的运输,各种物料的堆放做到全覆盖,工程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淘汰现场砂石料堆场和砂浆拌机。在材料堆放处采取移动工棚罩盖法存放,一是确保了材料堆放环境的干燥整洁,二是对材料堆放所产生的扬尘进行了控制,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道路和场地泥地的裸露全部覆盖处理,道路的保洁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物进行了洒水处理。
        对大气造成污染,为防止绿化和植物的绿叶白色污染,影响周边市容和环境卫生,减少扬尘污染源,施工现场场地、通道全部硬化处理,空地种绿化,对项目现场要求裸土不露天,在裸土48h内无法做到及时清运或处理的,现场专人对裸土进行覆盖,派专人在施工现场洒水,靠近居民区位置安装自动喷淋装置,减少尘埃对大气的污染。
        对运输装卸应按规定遮蔷汛布密闭,防止沿途撒落和扬尘乱飞影响市容环境。在材料、机械装卸车辆进出工程现场时,对车辆进行防止轮胎带出各种污染源影响其它周边的整洁。
        (二)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翻挖道路结构层垃圾、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在垃圾种类的分类上主要分为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如沥青、混凝土、三渣或水泥稳定碎石等破碎后所形成的垃圾及外运土方;在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中主要大体可分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在今年新冠病毒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如口罩消毒用品等新的垃圾类目:医用垃圾。在这些固体废弃物产生后需专门分类存放,分类运输回收。特别是医用垃圾需要与专业处理单位进行点对点运输处理。
        对道路结构层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出场,管理中要求当天出土当天处置当天未能处置全覆盖。生活垃圾中办公食堂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专人集中运送至垃圾房,并及时组织外运。办公垃圾按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分类存放,分类处理。
        (三)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厕所的排污进行管理。施工现场临时食堂应该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对隔油池中的油污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且隔油池内的油污应委托专业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不得私自排入城市市政管网之中,防止污染。有效的防止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四)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嘉盛东路通过对强噪声作业时间及施工机械的选择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其中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告知工作,采取噪声较小的小型机械。
        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在靠近居民楼附近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主要施工人员配备通讯对讲机,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通过吼、叫进行沟通。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五)施工现场防土壤侵蚀的各项措施
        嘉盛东路在新建道路施工在土方填筑和开挖中,应尽可能避免在冬季及雨季施工,在上海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汛期降雨较为明显,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围护已开挖路段的路基,在土方施工中时刻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在雨、雪天进行施工防止一些松散的土壤将被雨水带走,造成水土流失。在雨天来临前应及时对已开挖土方路段进行碾压成型,并及时进行覆盖,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及施工期间土壤侵蚀现象。
        四、结束语
        该文中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环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在嘉盛东路(沪太路-区界)新建工程实际工程进行了实践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公路及城市道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人们长期对自然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毫无顾忌的索取,应统一思想,把环保意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降低公路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程度,通过每个工程的努力,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宜居。
参考文献
《浅析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2009)——郑贤坦
《论道路施工阶段各污染源的现场监测》(2007)——伍玉燕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与措施》(2016)——丁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