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冶集体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建筑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进行探究。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运用于整个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性能得到提升,但在装配式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进行探析与研究,找到对应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提高质量与效率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来说,装配式对于设计的要求必须要协同化与精细化,这会使在设计过程中更细致、深入以及协同,对于设计方面上建筑品质与质量得到提升。由于受到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可以更精准的把控构件的尺寸、平整度,同时建筑建造的精度也有所提高。因为混凝土是在工厂中进行浇筑、养护以及振捣,所以提升了混凝土的质量。由于现在的机器更加自动化以及智能化,这样就直接避免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工厂的工作环境更加方便对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与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较来说,大大提升了建筑质量。
1.2节能减排
对于传统建筑建造工艺来说,不仅消耗大量的建材,还对燃油、水资源以及电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消耗,在施工中,一旦需要拆除,大量的建材都无法二次利用,造成大量材料浪费。而装配式建筑材料是在工厂中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的生产会节省大量的施工材料,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不仅减少建筑垃圾,还要有助于节能减排。
1.3缩短工期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装配式可以提前预留好窗户安装的位置,还可以在墙体中预埋好水电暖管网,并且同时可以对墙面的基础装修进行施工,当主体结构完成后,立刻对外围进行封闭施工,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来说,这个会更简单便捷。全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的连接方法是干法连接的,安装简单、便利,故而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对于装配式木结构与钢结构来说,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制作可以与基础施工同时工作,在施工安装时,工厂已经生产好所需的材料,时间正好相契合,有效缩短施工工期[1]。
1.4减少劳动力,改善环境
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操作人员的熟练度,还提升了生产效率,所以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集中批量生产,可以减少了劳动力,以及改变了人员的结构,由原来的体力劳动转化成技术型劳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技术知识与职业素养。由传统的现场施工作业转变为工厂固定作业,由室外工作转变为室内工作,将危险的工作由自动化仪器设备完成,减少劳动力的同时,也改善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1.5减少污染,降低噪音
传统的施工需要现场搬运施工材料,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大量的运输车辆来回进出,机械设备不停的运转,造成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施工噪音刺耳,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还影响周围居民休息。而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现场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对一些建筑材料进行安装拼接,与传统的施工比较来说,在减噪与控尘方面成效较为显著,减少了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施工噪音。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装配式施工的技术的难点
装配式施工主要由设计、生产、运输以及施工这四个环节组成,由于设计要求精度化对装配式建筑增加了设计环节的难度。大量的构件需要由工厂制作,然后转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这样不仅要求精度化设计,还对构件与成品的运输、保护以及安装带来极大的挑战。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之间的连接需要精准,这样才能有质量保证。当确定构件安装的具体位置时,同时要对机电的管线排布考虑清楚,在固定构件时减少对内装线管的损伤。在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过程中,需要标准化,精细化的施工,对所有的工序都要按照工作标准来执行,在出厂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对构件的损伤,减少运输意外发生,若构件发生了损伤,则会造成无法组装,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在现场高空作业施工中,必须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施工操作标准来进行工作,并做好安全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2]。
2.2工艺的流程
2.2.1对预制构建进行吊装连接
预制的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干连接与湿连接。干连接是由螺栓连接、构件连接、后张预应力连接以及焊接连接等组成的,湿连接是由预制构件后浇界面连接与钢筋连接组成的。对于干连接式吊装连接首先要进行放置样品,其次要把预制构件全部吊装在指定的位置上,将其连接,当连接固定牢固后,再去灌注楼板间,当所有的结构施工完成后,最后对外墙进行吊装。湿连接同样需要先放置样品,然后对全部的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工作,与干连接不同的是在进行浇筑操作后要配置机电设备,最后进行楼板的浇筑工作。在湿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现浇混凝土是在板墙上部结构浇筑时需要用的,再通过预埋件与墙板的下部连接起来。在墙板的下部一定要预留出部分的空间,当地震来临时,预留空间会使建筑更加稳固,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螺栓连接与焊接连接了预制钢结构构件,首先基础混凝土预埋件中的螺栓要锚固可靠,还要预埋件投放的位置准确,这样才能进行吊装安装。在进行安装时,要保证构件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精度等满足工作的要求,然后构件间进行焊接,最后做防腐涂层工作,将焊节点与构件涂层损坏的部分进行补漆处理。
2.2.2外墙的施工
对于外墙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标准来进行施工,首先要根据水平线的高低,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贴密封条;其次要运用专业测量工具水平仪来测量水平线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若达到施工标准后再借助经纬仪来测量垂直度;最后将对其他构件进行安装固定。
2.2.3接缝技术
经过不断完善装配式施工技术,形成可靠的新的技术体系。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结构节点部位进行施工,它能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要及时判断出需要用哪种接缝技术,在干式连接技术中需要有足够的刚度与结构承载力,才能保证不会改变结构上的一致性,对多数结构都能适用,如:木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湿连接为主要连接方式,在连接中需要进行浆锚和灌浆搭接。
3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3.1对施工配套材料与施工技术进行完善
想要对施工配套材料与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就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与施工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这样对施工的质量才有所提升。随着BIM的技术飞速发展,BIM将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运营维护、节点优化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提高了施工质量的完备度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深入度。
3.2控制施工工序
所有的施工都要先制定施工的组织,装配式建筑也是如此。在施工中所有分项都要按照指定的顺序来操作,建筑整体的美观性与实用性是由施工的质量所影响,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要合理的掌握施工工序,在抹灰、刷涂料以及吊顶施工中要按照施工的顺序操作,施工顺序的错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3]。
3.3提高预制构件生产质量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预制构件是它的基础,是实现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所以预制构件对的质量要求特别高。在预制构件的生产中,要求对技术人员、实施管理人员以及检验管理人员加强培训,还要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生产设备的先进,从而提高预制构件生产质量。
3.4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建筑业在生产上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建筑全产业链变革。对于目前情况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各级产业链发展不成熟,在深化设计的水平、自动化生产设备、造价成本以及装配技术等上仍旧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完善,来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结束语
根据近些年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情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建筑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进行探析与研究。首先对装配式建筑的优点进行分析介绍,其次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难点及工艺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段双利.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居舍,2020(11):29.
[2]孙淑彦.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4):195.
[3]罗毅.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