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提高施工稳定性。在施工操作中要对项目建设要求进行分析,合理选取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提高项目应用安全性与应用周期,推动现代化建筑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升,对于房屋质量人们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那么基础地基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地基施工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对于整体房屋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之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建设方案,保证其的稳固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征分析
1.1地形比较复杂
由于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而四川以及青海等地刚好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地震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才可以有效避免地质灾害,保证人们的安全。
1.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各个地区的地质形态不相同,现如今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又进一步提升,导致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地基是建设的根本和基础,保证建筑稳定性的首要前提,故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大对施工过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对上部结构造成影响,降低出现塌方的概率,保证人们的安全,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地理基础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
1.3潜在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在进行房屋施工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勘测工作,然后根据提供的数据设计一份详尽的建筑方案,最后在技术的支撑下完成建筑的建设。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准备工作较复杂和繁多,有些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应的程序来完成施工前的要求,只是简单的拟定一个建筑方案,这就导致诸多潜在问题的产生,例如:工序之间发生混乱;地基承载能力不够,房屋出现倾斜或者沉降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地基基础施工的进行,而且会使房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程序要求不严格或者监督不到位,都有可能出现潜在问题。
2现在房屋建筑工程立即基础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2.1地基建设不合格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后期建设的稳定进行,就需根据地形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但是,目前很多的施工人员并没有对于地形进行整体勘察和分析,这必将造成建筑不合格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并没有选择适合的处理手段,若在膨胀和软土地进行房屋的建设,就会为以后的施工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同时,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若是房屋地基荷载与实际的施工技术不符,这必将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稳固性。
2.2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凝土裂缝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地基的稳定性。而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在施工时施工技术不合理。同时,很多的建筑行业也会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例如,有些企业会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而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进而会出现配比问题以及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在混凝土拌合中大多会用到水泥,在施工技术后,会产生水化热的现象,因此,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但是因为外部温度较低就会产生裂缝。
3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3.1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房屋建筑土方开挖的主要流程、施工要求,以便于提升地基基础施工水平。首先,有关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地基施工方案,确保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到位。其次,监管部门应针对地基施工的疑难点,就开挖方案进行重点审核,以最大程度满足地基施工需求。最后,施工人员在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务必结合施工现况,合理确定地基位置及开挖深度、坡度,确保与施工图纸相符合,尤其是开挖深度、孔位的确定,使开挖至少达到地下500m深度条件。
3.2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
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静压力桩技术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在重力设置、静力压桩设备的作用下,使静压力桩被打入地基内部,以此确保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而言,静压力桩技术不但具有污染少、噪音低的施工优点,而且施工成本低、工序简单,能较好满足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要求。应用静压力桩技术过程中,要确保整体建筑物承载力符合工程标准,必须科学处理各种地基土体条件,以最大化发挥建筑物作用。
3.3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当前,排桩支护技术、逆作法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常见支护技术。在应用排桩支护技术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联合基坑土层支撑结构与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让两者形成一定合力后,实现对土体的支挡。近年来,这一技术中包含的许多成熟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支护施工中,实现了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逆作法为一种相对完善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其施工要点,减少负荷对基坑土体的影响,为基坑周围预留后续钻孔位置,与上部施工交替进行,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推进。
3.4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由于地基条件的复杂性,在具体地基基础施工中,必须配合应用地基加固技术来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首先,应完成地基灰土铺撒工作,确保地基夯实和足够干燥。若遇下雨天气,需要对地基进行大范围覆盖,避免地基被雨水淋湿,导致其固定性被破坏。其次,确保地基足够稳固后方可进行后续地基基础结构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基坑内不能填冻土,且充分做好地基防冻防护措施。
3.5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坑支护技术对于地基基础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十分关键。逆作法施工、排桩支护是常见的两种基坑支护技术。其中,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可成功应用于房屋建筑土方开挖、上层房屋施工中,通过逆作法施工能明显降低上层房屋建筑对于基坑的负荷影响。在具体施工应用中,施工人员需提前留出人工钻孔桩施工、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区域。排桩支护技术在实际地基基础施工中,主要包括套管灌注桩技术、干作业灌注桩技术及泥浆护壁灌注桩技术等类型,其施工意义在于可有效支持、挡护基坑土体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排桩支护技术施工中,为提升后续基坑施工安全与质量水平,应强化排桩支护施工的养护管理。
3.6注浆处理技术的应用
水泥注浆处理技术是房屋地基基础施工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注意严格把控好水泥浆的比例,需要将水灰比例控制在1/2。确保与施工图纸相符合,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技术要点:首先,确保水泥浆配比科学,符合要求后再注入建筑主体结构中。其次,在水泥浆灌注过程中,务必控制好注入速度,为避免出现空隙,及时排除水泥中多余水分。最后,为确保地基基础牢固,应当使硬化后的水泥浆与基坑土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为建筑上部结构提供有效支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和关键,地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也应对地基质量进行把关,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房屋建的稳定性。只有不断地强化和改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和总结地基施工中的重点,才能不断地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马志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60-161.
[2]刘仕珠.如何提高地基基础工程在现代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50):45-46.
[3]马德龙,刘艳孝.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思路构架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8(2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