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教育的价值指向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史双飞
[导读] 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沉淀而来的,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民间创编、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它在民族文化传递、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从儿童教育的整体视野出发,儿童民间游戏教育的价值应指向儿童身心发展、教育者专业成长、社会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作用。

史双飞   无锡市广益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沉淀而来的,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民间创编、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它在民族文化传递、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从儿童教育的整体视野出发,儿童民间游戏教育的价值应指向儿童身心发展、教育者专业成长、社会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作用。
【关键词】儿童;民间体育游戏;价值指向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38-01

        游戏是儿童生长的脚手架,而民间体育游戏是儿童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具有不计其数的优秀儿童民间体育游戏。合理的开展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有着巨大的意义,促进师生互动,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认知能力提高;有助于教育者自身提升;有利于社会文化传递、密切家校合作。
        一、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提升认知能力
        1.增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有促进性作用,有益于儿童体质的增强。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形式灵活、材料简单;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的特点,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从育人视野分析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存在价值,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增进友谊,培养儿童的刻苦、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性格品质。从体育关键能力分析,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体育游戏形式,可以训练儿童钻跳能力、攀爬能力、灵敏性、柔韧性、爆发力、耐力等等各项身体素质。如“‘瞎子’摸‘拐子’”目标中强调了发展儿童的躲闪能力、听觉能力;传统游戏“扔沙包”强调的是发展儿童的投准、躲闪能力。
        2.满足儿童认知的需求
        儿童有较大的认知需求,民间体育游戏强大的地域特性符合儿童真实的生活环境,游戏过程、规则、材料都有助于儿童的认知需求。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模仿现实体验现实、规则的设置往往也强调现实,让儿童更好的获取认知需求;简易的材料特性使儿童更好的进行制作再加工体验,从而得到科学知识、环保意识、动手能力等一系列益处。如“‘瞎子’摸‘拐子’”中,儿童对“瞎子”和“拐子”的模仿游戏,可让学生切实的体验到“瞎子”和“拐子”的人物特征,满足认知心理需求。“扔沙包”游戏中沙包材料可以自己制作,制作过程是一种科学认知的学习,也是一种环保意识的培养。
        3.促进儿童性格品质的养成
        现阶段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娇生惯养,唯我独尊,有时很难与其他小伙伴共同玩耍,特别是在游戏过程中往往显示出任性自私,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长期霸占,不愿与同伴共享;有的喜欢扮演自认为“本领大”的角色,不愿扮“弱小”角色。如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有的孩子总喜欢扮“老鹰”,不愿扮“小鸡”,认为只有老鹰才能显示自己的威力和强大。这时,老师如能参与正确引导,让他们学习自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团结合作,并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开展的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机点拨引导。


如“‘瞎子’摸‘拐子’”中在“拐子”跳不动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儿童搀扶帮忙,在合作互助中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
        二、有利于教育者自身提高、促进情感互动
        1.增强教育者自身专业素质
        儿童民间体育游戏历史性的特征,是我国劳动人民优秀的智慧结晶,但也存在着不少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儿童年龄发展特点的内容。所以,在选择游戏、组织游戏、评价游戏的过程中,都需要教育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对现有知识技能的固定化传授,应该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改编,同时应该把国内国外、过去现在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多样化的认识环境,使儿童从小就受到知识及认识论多样性的熏陶。教育者在收集、筛选、改编、拓展、整合儿童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对游戏传载的精神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自身的科研、教育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跳房子”这一熟悉的民间体育游戏中,教师把石子替换成沙包,降低了儿童受材料伤害的可能性。
        2.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儿童民间体育游戏,需儿童之间的相互配合,还有一部分需要教师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特征是师生良好关系有效发展的平台。教师的参与有助于解读儿童、关心儿童,为儿童营造相应的游戏氛围、获得情感支持。教师应该融入儿童群体,形成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从而建立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使儿童产生信赖感、安全感。如“挤油”游戏中,教师应该作为一名游戏者,很好地参与其中,进行隐性的引导。
        三、有利于社会文化传递、密切家校合作
        1.助推民族文化传承
        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历史和形态两方面的考察,荷兰学者、游戏研究先驱胡伊青加得出了一个根本结论: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文化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把中国民间游戏当作一种携带着中华民族遗传信息的“文化基因”来看待。儿童民间体育游戏包涵的民族文化主要精神,主要包括自然质朴、缦延世泽、眷恋乡土、理解情感、尚人伦、尊祖宗、崇礼教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本体价值”及“内在价值”。因为它们是千百年来本土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类知识多样性,凝聚着本土社会的力量源泉。因此保存、保护和发展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抵制西方儿童体育游戏的知识霸权,为游戏知识交流和创新留下广阔的空间。综上所述,儿童民间体育游戏的进入校园,例“舞龙”游戏,有很强的中华民族文化气息,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儿童对“龙”这一中华象征得到深入的了解,会收到活动育人的良好效果。
        2.促成学校、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学校、家庭、社区是儿童成长的主要接触环境,若能加强交流,进行互动,对其相互关系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民间体育游戏来自于家庭和社区,儿童的家长都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主要传承者,家庭、社区对民间体育游戏有较强的熟悉度。儿童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是增进家庭之间、社区之间人文交流的有效方式。如“老鹰捉小鸡”游戏男女老少都较为熟悉,成人可以很好地参与游戏,作“鸡妈妈”、“老鹰”等,可让学生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中增进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发展思维,健康身心。
        由此可见,儿童民间体育游戏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认知能力提高;教育者自身提升、促进师生互动;传递社会文化、密切家校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且特殊作用,更重要的是民间体育游戏教育是价值的指导,是小学体育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它是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项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