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体系构建和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蔡大亮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与提升,各大行业的规模与数量也逐渐增长,工业为我国经济支柱行业,但在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工业污染较为严重,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对我国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更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湖北祺美中检联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5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进步与提升,各大行业的规模与数量也逐渐增长,工业为我国经济支柱行业,但在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工业污染较为严重,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对我国水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更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水资源环境是水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更是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中探究水环境检测中的工作内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1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水环境监测标准不完善
        我国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对环境监测的工作我国发展较慢。对水环境监测初期也并不重视。在其工作开展初期,我国制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成为我国水环境监测的标准基础条例,并成为监测部门常用的监测标准,我国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将水环境监测分为三个标准。分别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法、统一分析(其中包括根据环境保护体制分析或者地方环境保护要求分析)和等效分析。但是大部分水环境监测部门都会依照国家标准分析标准进行分析,水环境监测人员对其分析法较为掌握,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水环境也会不同,另外两种分析法也会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其水环境取样、分析方法、实验过程都不相同,从而导致分析结果也不会相同,其分析方法不利于针对不同地区的水环境监测管理。现今我国水环境监测标准还不完善,较为单一,无法对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1.2水环境监测指标不全面
        我国水环境监测通常是针对水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通常有毒物质都是来源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另外对水环境中水源的综合指标也会进行监测,其监测项目通常为24种,饮用水源还会增加另外5项监测指标,饮用水源的高质量监测会有80项内容。但是其监测项目指标中并没有具体针对生态环境污染或者对人体存在伤害的监测内容,例如有机物污染,其能够在生物中长期积累,短时间不会造成影响,但是长期饮用含有有机物污染的水源会导致半挥发和高毒性中毒,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会有严重的影响。发达国家已经将有机物污染列为水环境监测指标中的重点监测内容,我国水环境监测指标中并没有此项内容的监测,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以高效解决,我国水环境监测指标不全面,应该针对此问题对水环境监测指标进行完善。
        1.3监测能力不足
        我国在各个地区设立的自动监测站较少,对于水环境的监测工作目前还依靠人工,其监测效率低下。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也较低,无法针对不同地区的水环境进行监测,其采样点不合理,采样能力不足,对水环境的监测频率达不到标准,对水环境的变化无法及时掌握,落后的监测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大部分自动监测站的监测设备多处于老化的状态,其设备技术也较为落后,还有很多监测人员在运用传统的监测技术与方法,新技术的监测设备还没有被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监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构建
        2.1布点的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的布点作业中,监测人员要对监测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工业工厂分布情况详细了解,对其排放废水中的物质也要掌握。之后利用实测方法对其他地区的污染问题有所了解,并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合理布局。所选择的监测点要更具代表性,能够高效反映其水质的环境与污染程度。另外,还可以根据其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采样地点,例如城市污水的布点通常在总排放口处进行采样,河流就会设置三个采样点,分别为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对监测点进行分析。工业排放的废水周期性较为明显,而居民废水排放时间不定时也无法掌握。水样采集的时间需要根据当地水环境排放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根据我国水环境采样标准中规定,工业水环境取样要每两个小时取样一次,连续取样四次。如若工厂工作时间较长,每次取样的时间与取样的次数都要相应增加。


        2.2水样采样质量控制
        水样采样控制可以根据我国推出的采样技术规定落实其工作。取样量需要根据水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通常单个采集水量约为50-500ml之间,如若需要对水质进行全方位监测,其采集水量就要增加到5-10l。另外,在采集水样之前,要用取水样的水资源对容器清理三遍,还要避开水中的杂质。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应当对采集过程做好详细记录。
        水样的容器通常会使用聚乙烯或者玻璃容器,水样采集之后不能即刻进行检测,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在存放的过程中,水中的微生物会影响水中各个介质之间的变化,还会随着空气中的温度对水样性质产生影响,为了避免水质发生变化,采样后需要将采集的水样进行冷冻或者冷藏,且温度应该控制在4度,还可以加入一些化学保存剂。
        2.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在水样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才能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在选择分析方法之前,要对水样采集地点的环境、周边的工作排放量、排放污水中的介质等等都要进行了解,从而制定高效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室进行水样监测作业。实验分析监测中,要对实验室环境的监测条件进行检查,避免因实验室监测环境不合格影响监测质量。另外,监测人员还要对监测方法、所需要的监测器具进行检测,确保监测分析质量,监测作业完成后,还需要对水样的百分之20进行回收测定,从而提高其监测质量的准确性。
        2.4数据分析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会有现场采集的数据内容和分析过后的数据内容两部分。现场对水源进行采样时,采样人员要对其做好记录,并由专业的监管人员进行监管,在其记录信息上进行签字确认。实验室的数据分析人员还应该按照监测流程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之后将其数据上交到审核部门再次进行审查。现场采样所记录的数据与实验室分析得出的数据都要保障其准确性,还要对监测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精准度。
        3水环境监测措施研究
        3.1加强水环境监测标准建设
        我国水环境监测措施需要优先加强水环境监测标准建设,对于各种有机物污染与有毒物质污染进行全方位监测,并制定统一的监测标准。对于工业化与社会经济的进步,水环境监测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与优化,监测分析方法也要不断地完善与提升,对采样的方法要进行统一规划流程,对样品的运输与保存更要进行规划,从而保障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完善水环境监测指标
        现今我国水环境监测指标还不完善,应该吸取发达国家对水环境监测指标内容完善我国监测指标,并建立完善的监测指标内容。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污染以及分布规律落实不同的管理,制定不同的水环境监测指标,还需要应对不同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与影响。另外,还要完善监测方法,构建成熟的监测体系,还需要根据社会的进步发展及时关注新的水环境污染物,并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法。
        3.3提高监测人员监测能力
        我国政府应该对监测部门进行资金支持,并为其配备较为先进、精确度高的监测设备,从而提高其监测质量。另外,还要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能力,确保其专业性,推动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
        结语
        现今的水环境监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对此,应该及时更新水环境监测指标,建立完善的监测指标数据,完善监测设备的同时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秦红伟,孔海燕,刘洋.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体系构建及措施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3):29.
        [2]潘想娣.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