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水利局 广西河池 547500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资源,水利水电工程灌区改造也是如此。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面临的课题。从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节水、节水、基础设施差的情况十分普遍,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提出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才可以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节约,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带去新的活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浅析
引言
现阶段,人们逐渐增强了对水利相关内容的重视。因为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水资源,还可以通过水利发电来满足人们在电能方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水利项目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核心内容在于引进信息化技术,实现节水灌溉,确保水资源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一、节水灌溉技术
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农业是一个国家之本,农业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很多助力。由于我国的农田面积巨大,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灌溉所需要的水量太多,我国有70%的水资源都是用来进行农田灌溉,这对于稀缺的水资源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浪费。因此,积极开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我国的水资源,还可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充分考虑到周边的水源情况和降水量等水量的现状,再根据农田所种农作物对于水量的需求,用适当的方式安排相应的农田灌溉,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节省水资源,从而保证了水资源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水灌溉方式
(一)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就是通过地形的落差产生压力或者是通过水泵加压产生压力来将水压入到管道中,然后将其喷发出来,从而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的灌溉方式可以通过将水变成水滴状,均匀的灌溉在不同的农作物上。相比于以前的传统灌溉方式来说,喷灌方式不仅可以节省大部分水资源,还可以保证农作物得到均匀充足的灌溉,一举两得。
(二)低压管灌技术
低压管灌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避免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浪费问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无意义的损失。低压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能减少抽水量,而且十分省电,可获得20%~30%的节电效果。此外,通过低压管灌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田利用效率,能保证农作物产量。从输水速度来看,低压管灌技术能大大缩短灌溉周期,使得农户的生产作业效率更高,减少人力成本支出。
(三)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改变原河道土壤渗透性,建立防渗层。混凝土衬砌是更一般的渠道防渗形式,防渗效果好,但投资大。水道的防渗不仅可以节约灌溉用水,还可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防止土壤的二次盐分;防止河道冲刷崩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水力。节省占地空间,降低工程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
三、水利水电工程在灌区节水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溉区域不合理
我国的节水灌溉的所用水源大多是源于水库的水源。而使用灌溉水源的时候,需要将水库的水资源进行调配。而往往在水库与灌溉区域之间,有很长的距离,因此在运输过程中,会导致很多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有时候会因为水库与灌溉区域之间的距离太长,往往农作物无法得到最及时的灌溉。因此,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于水库的水资源与灌溉区域之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调配,从而保证将水库中的水资源调往灌溉区域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输过程中水资源的损耗,增加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二)灌溉方式不当
对于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而言,大部分的农业节水灌溉都是采用喷灌技术。
但是对于农田而言,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灌溉区的实际情况,再选择相应的节水灌溉方式,这样才能保证灌溉区域的农作物得到充足的灌溉。目前我国采用一刀切的喷灌技术,对于灌溉区域的农作物的生长是件坏事。合理的灌溉方式的使用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三)灌溉基础设施差
目前投入使用的大型灌区都建于20世纪,技术周期和资金投入都不大,因此其实用性和效率远远落后于现在有较大的实际运行需求的灌区,完全无法做到全面、充分的灌溉,再加上使用年限长和分配的灌溉设备锈蚀已经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如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节水的改造技术
(一)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对于节水灌溉技术而言,不仅要考虑其灌溉的广度,还需要对于该区域的一个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将灌溉区域的各个方面都要纳入综合的考虑范围,包括农作物的一些习性、土壤的渗透能力等,从而确定灌溉区域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通过对于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的合理化研究,实现对于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应用。
(二)效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措施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有效改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应用灌溉节水技术的方式加强管理,并对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并避免因制度等问题阻碍后续灌溉工作。在技术管理中应客观审视现行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维护、完善设备问题,为设备管理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充分发挥灌溉设备的技术优势,提高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对于农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灌溉技术
伴随着水资源不断减少,节水意识不断越强。当前水利项目当中灌溉技术主要依据区域水情和农业生产用水情况。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水利项目应考虑作物的自然生长的周期,根据作物生长规律调整灌溉量,实现农业生产平衡。除此以外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AI、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学等一系列高科技科学重点研究节水灌溉设备以及节水机械制造,继而完成对土壤水分综合检测,依据水资源和水电项目对水分的不同的要求给予可变水量、节水效果的优化。此外,依据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一些机械开挖或操作点可以设置。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的实时采集。
(四)吸收专业的设计人员
专业设计师是改造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内容,首先要加强我国教育机关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专家的持续出口才能填补人才市场的空缺。政府部门要增加资金补助,吸收专业技术人员,为相关设计组建专业技术组。可以进一步专业化水利水电项目的灌溉和改造设计。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定期进行培训活动,为设计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设计团队的设计水平。
结束语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而且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新时期,随着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人员应不断深入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践能力,以此才能将更加高效的技术引入节水灌溉工作中,以保证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礼珩.庄河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9):192-195.
[2]王明松.水利水电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43.
[3]李团伟.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22):120-121.
[4]郝利芬.赣抚平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2):95-96.
[5]乔文.张卜抽水灌区现状及节水改造效益探讨[J].地下水,2018,40(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