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尤其分数应用题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们消化和理解所学习过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目标。本文通过将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之行程问题的教学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工作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使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获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定、单一化,难以吸引到学生们的注意力;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也十分老旧、单一化,无法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加大对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学工作的研究力度可谓至关重要。鉴于此,系统思考与分析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之行程问题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组织数学探究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需要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学探究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教师讲解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内容,然后要求学生使用算术方法进行解题,明确具体的解题思路:首先求解 再求 。并提出问题:大家谁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思路进行求解呢?并且对比上述两种求解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围绕上述问题,将学生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探讨和分析,为学生们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达到既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目标[1]。
二、注重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开展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科学设计教学问题,以便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做到温故知新,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
例如:教师讲解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出了以下一道题:两地相距km,甲每小时行km,结合以上信息,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呢?计算结果是?并且回顾从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了解到哪些数量关系?借助相关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使其逐渐想起速度、时间以及路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分数表示最后的计算结果。然后教会学生编写应用题:两地相距km,甲乙两人由两地一起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km,两人几小时能行完全程?接着要求添加“乙每小时行4km”这个条件,要求学生求解,经过指导,学生计算得出(小时)。利用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果[2]。
三、科学利用分层教学方法,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进行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以便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教师讲解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划分成1、2小组,分别出不同的题目:1组学生:甲乙两火车一起由相距km的两地对开。通过小时两车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km,乙每小时行多少km?2组甲乙两人从相距km的两地一起相向而行,小时之后能够相距km。已知甲每小时行km,乙每小时行多少km?教师通过借助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率。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获知,系统分析和思考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之行程问题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之行程问题的教学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上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组织数学探究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注重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利用分层教学方法,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借鉴与帮助,以便增强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而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礼琴. 例谈苏科版初中数学应用教学的策略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行程问题教学实录[J].学苑教育,2019,110(128):154-156.
[2]罗建伟.主动探究,享受成功——分数应用题之“行程问题”教学策略[J].教学案例,2019,179(15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