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有效引导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郑广旻
[导读] 留守儿童是当下城乡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工作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下城乡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工作,如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村青年纷纷到城市中寻找发展的机会,很多的农民工出现,但是农民工的子女因为要接受教育等问题,在农村成为了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对留守儿童采取教育措施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展开思考。本文分析农村小学对留守儿童展开教育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引导的策略,希望对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实困境
前言: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管教以及照顾,但是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方面都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到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开始在性格、习惯以及品德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留守儿童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还会影响到班级的氛围,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
        从实际的情况看,农村学校中的留守儿童,生活习惯以及学习心态方面都是有一定问题的。
        首先,是情感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多数的留守儿童是被隔代抚养的,但是孩子与祖父母以及其他亲属之间始终是存在一些代沟,很多的老一辈人对孩子是非常溺爱的。让很多的留守儿童在情感以及人际方面缺少良好的能力[1]。遇到问题地区情况下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甚至一些留守儿童长期封闭,在性格中出现了孤僻、冲动以及自卑等负面的心理,非常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
        其次,因为农村小学教育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自学意识以及自学能力,在课上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将学习当成是一项任务,并未真正了解接受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若是课程内容对留守儿童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其他的事情上。甚至出现逃课以及逃学的情况,沉迷游戏和娱乐活动[2]。
        最后,对留守儿童的德育不足,因为留守儿童从小没有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在成长方面缺少良好的参照物,导致留守儿童在现实的生活中,容易有随波逐流的情况,判断力也是有所不足,甚至对一些陌生人的话也没有辨别的能力,非常容易陷入到一些危险中。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措施
(一)加强机制,提高共享
        与一些发达的城市相比,农村小学缺少教育资源,不仅经济落后,学校资源也是非常零散的,因此在农村学校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让原本零散的一些教育资源形成集合体。一方面是需要发挥农村学校所属上级部门的引导作用,建立共享的机制,在科目教育、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避免资源出现浪费,让一些农村小学建立共享化的网络。这样可以让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加丰富[3]。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提升自信。
(二)家校合作,联动生成
        一方面,需要注重家长会的举办,虽然留守儿童的家长一般情况下是无法回到农村的,但是借助网络通讯,还是可以让父母参与到家校合作中,这样可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也时刻关注着自己,参与到教育中。
        另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走访,对留守儿童在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与监护人保持联络,经常性交流,让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做好学习方面的监督以及辅助。对家长来说,虽然离开家乡,但是也要与孩子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这样可以在情感上,让留守儿童保持良好发展,强化留守儿童的责任意识,正确对待学习。
(三)优化环境,社会延伸
    农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比较偏僻的,在经济方面也非常落后,但是政府部门还是要允许农村小学在优化环境以及促进孩子成长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持。比如可以为农村小学提供资金,建立图书馆,为留守儿童的阅读提供书籍和环境。在农村地区加强各种不适合孩子的娱乐场所管控,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进行净化,让留守儿童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针对隔代教育的情况,对老年人需要加强指导,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尽到出教育和照顾的责任。
结论:总之,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农村的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学校以及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加强关注,了解留守儿童实际发展的一些需求,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各类成长的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宝,刘春娥.用有温度的教育,点亮乡村孩子的心灯——以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儿童诗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07):19-23.
[2]韩兴润,杨发元.基于甘肃西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以古浪县大靖镇辖区17所小学为例[J].学周刊,2019(22):186-187.
[3]刘正臣,王松媛.新时代背景下促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优化调查研究——以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小学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