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闭症康复机构是为自闭儿童提供教育和训练的重要场所,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闭症康复机构要求空间规划和布局要有针对性和创新性,能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同时,自闭症康复机构建设中教师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自闭症康复机构的教师培养与其他的教师培养存在一定差异,必须要符合自闭症康复机构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教师培养方面除了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育,也要关注整个师资队伍的总体建设。本文以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与发展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队伍发展的情况,明确了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育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研究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闭症康复机构备受关注。在自闭症儿童治疗过程中,康复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机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构建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自闭症机构更好的发挥其效用。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要立足于自闭症机构发展的现实,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专注于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要注意职业感知的培养,科学设计教师各个阶段任务,明确干预手段的方法。自闭症教师要为儿童们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培养过程中,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状态,突出专业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健康的心理来引导儿童健康发展。
一、当前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设计
自闭症康复机构因其业务需要,对教师的培训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设计。在现实操作中可以发现,培训缺乏系统性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自闭症教师培训要求对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有效的设计,培训效果才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开展培训过程中,针对性较弱,难以有效兼顾教师们的需要。在培训中缺少事先计划,导致培训内容有较大的跳跃性,培训课程无法实现循序渐进的过程。培训时间安排、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难以达到培训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教师培训也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教师的自身能力和机构不能达到标准性建设,一些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较少。自闭症严重侵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师的存在就是为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实施有效的治疗。教师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训练方法,干预措施和工作的质量对于自闭症康复儿童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自闭症教师的专业性和培训体系没有建立起长期的规划。
(二)培训内容偏重于理论,缺少教学技术要求
自闭症机构教师培训中缺乏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普遍训练的内容多,而且偏重于理论教学,对教师所需要的教学技术培训内容较少。培训形式单一,在开展知识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以自闭症康复为主的基础知识。例如一些国外的最新知识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在培训工作中有时受环境的限制。例如培训场地、培训方式简单,实践操作类型较少,这样的培训工作无法达到实践性要求。教师接触的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患者的状况都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案例要丰富。对康复计划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内容中多出一些具有一定经验的理论操作和实践操作。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虽然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的康复治疗和方法,但是只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多,在实践操作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与其他机构的共同培训中,缺乏社会实践基地,不具备开展特殊专业培育的条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康复机构在培训中缺乏标准的教材,实践性的培训教材较少,康复机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多由各个机构自主安排,康复行业缺乏标准的准入制度,康复工作的标准性内容较少。
(三)培训缺乏考评反馈机制
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自闭症康复机构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估。对培训工作实施评估有利于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考评反馈机制可以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例如考核评估工作可以发现培训方式是否符合教师发展的要求,培训时间是否合理,培训人员是否满意。评估过程要了解教师们的资质能力,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活动的计划。
开展评估反馈工作有利于了解自闭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培训内容的落实情况,每次培训是否具有实用性,培训方式是否能够适当的调整,教师们是否拥有工作的积极性,是否可以吸收培训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培训效果能否实现最大化。如果缺乏反馈机制,教师就缺乏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不利于教师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康复机构培训工作得不到经验总结。
二、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根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
在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培养中,要注重加强培训需求的分析,在培训开展之前,积极向教师们开展需求调查,根据资料和数据的科学分析了解教师的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教师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进行系列课程的设置,在培养过程中引入资深专家和学者的讲座,明确教师的多种需求,在教师培养过程强调学以致用,将学习过程纳入到教师的能力培养中。,
(二)实施专业化多元化的培训过程
专业化的培养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水平,自闭症康复机构在教师培训工作中要划清重点,根据各个时期的设计来有效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课程设计方面要融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培养方面突出基础理论的建设,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能力要求设计教师的专业化培养过程。在政策法规方面培养教师遵循国家发展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科研方面,让教师在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做好研究。对儿童发展和评价方面突出教师的个性化针对性的培育。在教育技能方面让教师融合最新的发展计划要求,根据机构环境在现代技术教育方面,让教师能够运用信息化的设备开展工作。在教学实践应用方面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突出教师多方面的管理,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例如在教师的心理培训方面,要对教师实现心理压力释放调节,实施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教师可以运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进行课堂学习、案例研讨、模拟操作、多媒体操作等。教师可以去其他机构观摩研讨,获得名师的实践指导,开展专题讲座,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能力。
(三)建立评估标准重视反馈工作
培训评价有利于培训活动获得实效。反馈机制也是为了能够从多方面反映培养的情况。例如运用反馈机制可以明确研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师需求,与教师进行沟通中,是否改变其教学观念。评价标准可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可以明确培训内容,团队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评价反馈工作可以进行科学的设计,有利于明确教师培养中的技术要求和侧重点,让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开展专家讲座,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从被动变为主动。采用模拟操作、观摩教学、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的方式,让教师能够真正亲身体会交流内涵,从而获得多种能力的提高。
结语
近年来,我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其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自闭症康复机构发展过程中,将教师的培训放在首位能够有效推动自闭症康复机构快速发展。教师是自闭症机构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明确准入机制,突出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培养中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和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自闭症康复机构教师重视职业信心、职业素养、职业感知、职业技能方面的建设。突出对自闭症教师职业的关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自闭症康复机构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章政.群体需求与自闭症教育资源的失衡 ——基于苏州市民办自闭症康复机构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9,(23):158-159.
[2]王永固,王玉坤,黄碧玉, 等.我国自闭症康复机构干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9,(2):50-55.
[3]王柏然.自闭症康复机构调研[J].心理医生,2018,24(8):353-354.
[4]贺晓旭.自闭症幼儿康复机构中教师情感支持状况研究——以沈阳某自闭症幼儿康复机构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17,37(10):99-102.
[5]方巍.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性与专业性抉择——杭州市儿童自闭症康复机构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2018,(3):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