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不仅可以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当前,环保理念已经变换为各种形式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形成生态规划理念,并积极贯彻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引言
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园林建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了园林建设的整体面貌。在倡导生态节能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实现整体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提高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为此,下文将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益的获取,而忽略了生态自然的保护。导致了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变差,生态失衡,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城市体系中,优化环境状况的一项有效途径就是建设生态园林景观。所以,应当要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融入生态规划理念,通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点,进而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科学选择绿色生态材料
由于园林景观的建设会耗费许多建设材料,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树立起生态规划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来科学选择绿色生态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通常来说,较为常用的能够循环使用、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绿色材料有复合材料、节能灯等。
2.2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城市园林景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植物类型以及其搭配方式的影响。不过有部分设计人员过于追求美学,而忽略了地方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了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不但达不到设计预期,而且浪费了资源。因此,在实施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态规划理念,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植物来进行种植,确保其成活率,并且有效发挥出园林景观的美化以及城市的绿化功能。如若无法同时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则需要先注重植物的实用性。例如,如若所在地方常常会出现各类极端天气,那么就需要优先选择能够降低粉尘、净化空气的植物;如若所在地方的气候干燥多风,则需要选择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的植物,来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具体设计环节,还需要合理扩宽种植范围,防止部分植物水土不服而导致整体园林景观受到影响,进而产生严重的损失。
2.3开展地形的生态设计
第一,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将已有的地形有效利用起来,并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地形的塑造,切不可将已有地形全部改变。在进行地形塑造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有效结合起园林地形地貌和周围地理环境,保证园林具有生态美。第二,可以采取艺术手段来进行地形的处理。地形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设计人员应当要重视保护与恢复地方特色的地形地貌,将其和周边环境相融合。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重视将设计方案和地方自然环境、周围建筑风格相融合,基于已有地形来进行创新,尽可能与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实用性以及美观性的要求相符。
2.4合理增加绿量
在设计绿地景观时一个需要重视的生态学问题就是绿量的增加。要想利用较少的绿地来实现更多绿量的增加,就需要选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光合作用强、叶面积指数高、枝叶茂盛的植物。此外,绿地需要较大的草坪空间,不过如若一味的增加草坪布局,就会导致绿量偏少,缺乏竖向空间的层次感,生态效益不明显。
所以要想转变园林景观朝广场化发展,减少草坪花坛的现象,丰富绿化的纵向空间层次感,形成屋顶、墙面、地面等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植物在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来进行植物的配置,以构建一个科学配置、层次鲜明、乔灌草结合的多样化植物生态群落。而群落是绿地的基础结构单元,其将会对绿地的结构与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将绿地覆盖范围增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园林绿量,切实将绿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2.5河道规划设计
河道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融合园林景观设计和水体设计所发展而成。科学合理地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有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促使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展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园林景观可以给河道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笔者认为可以有效利用起芦苇等覆盖性植物和湿地松、杨树等植物,以实现生态驳岸设计。不过在该环节,需要防止自然资源对河道产生侵害。不仅如此,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水体环境以及护岸植被等要求考虑在内,保证实际设计与生态护岸的要求相符。此外,在进行河道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与河岸实际规划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有效结合起来,正确划分区域,在根本上保障河道规划设计与人们的需求相符。
2.6设置绿化隔离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城市在进行道路改扩建、人造景观以及河岸整治等过程中,会毁掉部分沿河与沿路的防护林,甚至部分地方的防护林因为遭到人为破坏而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或是消失,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对于部分在城市周边,或是功能分区交界部位的园林景观设计,需栽种较多数量的树木,以此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绿化隔离带,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对城市布局起到改善作用,推动城乡发展,并且还能起到降低污染、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等作用。
2.7重复利用资源
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重复利用资源,这样一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情况下,有效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数量以及资源地消耗。为此,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将中水系统设置在园林景观当中,同时装置相应的循环水净化装置,将再生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将收集所得的雨水与污水有效利用起来,经过净化后作为流动景观水、路面洒水等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其次,在园林景观中的景观小品需要尽可能的采用环保、节能新材料,甚至是可以将二次建筑垃圾有效运用起来,实现园林景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8建设城市绿化隔离带
城市防护林城市的生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吸收洗车尾气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但当前,由于城市建设的规模增大,需要进行道路的拓宽,进而导致人们对于防护林的乱砍乱伐,不仅不利于城市的美观,还导致防护林功能的消失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建设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用以隔离城市居民生活区与道路,优化城市的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化的绿色发展。
结束语
树立合理的生态生态规划理念能够极大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以提升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需要城市的发展方向,融合发展与设计理念,遵循当地特色,坚持持续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汪星明.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J].工程与建设,2019(4).
[2]刘卫东.生态节约型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8(23).
[3]刘燕.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