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出现许多工程问题,让建筑工程质量也备受社会关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补救和处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检测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建设投资费用。因此建筑工程检测的重中之重是分析建筑主体结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建筑工程也不断扩大其建设规模,越来越多大型的建筑物投入正常的使用当中,但由于各种原因,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目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是决定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为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奠定基础条件。
1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检测步骤
1.1外观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是建筑工程土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第一道流程,工作人员首先评估建筑物的外观结构,然后对建筑工程基本结构质量作出初步的检测工作。外观检测法的检测内容包括:检查建筑物的外观结构是否存在损坏、裂缝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观测建筑结构的外观的实际尺寸,确认外观尺寸与当前的质量技术要求是否吻合;最后检查建筑结构所适用的建筑材料确认其在强度上、稳定性上的质量性能是否达到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要求,外观检测法对检测人员个人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利用外观检测法对建筑物进行测评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主观性。
1.2仪器检测法
在外观检测完成后,还需要利用仪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即仪器检测法。仪器检测法就是使用相关检测仪器和辅助设备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质量的检测,然后对比、判断并分析检测数据和标准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以此完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仪器分为两种: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无损检测就是结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特点,利用相关检测仪器全面检测结构的内部状况,并且不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破坏,如X光技术、超声、电磁等。有损检测则是采取标准化方式,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压试验,然后试验仪器检测、记录主体结构各受压部位的情况,确保其满足建设质量要求。
1.3建筑主体质量检测法
钢筋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主要受力构件,对于建筑主体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要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必须首先检查钢筋的数量和配筋强度,以及钢筋在截面上的位置。对于钢筋保护层的检测方法有两种:破损法和非破损法。破损法需要进行开槽处理,剔除钢筋的保护层,而非破损法只需用仪器检测即可,不必进行现场开槽。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检测,一般来说,要检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动态检测法和静态检测法。动态检测法就是通过脉动与起振器的双重作用,对振型和构件频率等参数进行测定,利用识别系统理论对混凝土钢筋的刚度进行测定。静态检测法主要有超声脉冲法、雷达法和回弹法,相较于动态监测法,其测量结果准确性较高,但是在大型构件结构中则不适用[2]。
1.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流程
总体来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流程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主要是收集被检测建筑的相关资料,了解和掌握检测目的、要求等方面内容。第二,编制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的制定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测概况、检测目的、检测要求、检测依据、检测工作人员和检测仪器,此外,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检测工作的进度计划与合适的措施。第三,现场检测。检测内容可以根据影响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类。包括几何量检测、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和化学性能检测。
第四,整理并分析检测数据。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进行良好的反馈,需要整理、计算、分析并归纳原始检测数据,得出检测试验结果,解决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2.1外观与尺寸检测
检测人员利用实际目测的方式,观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与具体的尺寸,然后对总轴线进行标高以及截面的具体尺寸进行检测,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构件的外观与尺寸均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表面一旦存在裂缝、蜂窝或凹坑等一系列不良的现象,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基础功能,同时也影响建筑的美观评价。检测人员在针对尺寸进行测量的过程当中务必要注意,一旦发现建筑结构存在尺寸不符的问题,要及时将错误的范围作出标记。
2.2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大小和建筑物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检测方法有回弹法、钻芯法。回弹法是指使用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的回弹高度,确定混凝土的弹性强度,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回弹高度成正比,并以此计算压缩极限。钻芯法是指使用岩芯钻探设备,观察钻芯取样的混凝土构件,这种测定强度的方法直观、准确,但会使混凝土结构破坏,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谨慎使用,一些具体的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工程要求高)将混凝土样品代替已完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
2.3钢结构检测
与其他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进行比较,钢结构的性能特质能够获得更好的建设效果,包括韧性度强、可塑性高、材质平衡等方面的特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中取得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质量,首先要对钢结构的基本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同时要注意观察与检测钢结构在性能上以及是否存在变形的问题,确保钢结构整体的质量得到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国钢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较晚,在技术层面上相比其他发达的国家仍需要改进,因此,建筑企业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外较为先进、应用相对广泛的检测技术,适当时做出技术更新调整,同时加大针对钢结构检测技术研究投入,全面提升钢结构的材料质量。
2.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验收的方法
如何实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的建设需求,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验收标准,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展开验收监测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验收工作通常需要完成所有的施工流程之后进行,监测人员必须对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掌握工程所有建设、流程信息。通过组织验收人员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观察、测量,同时结合具有关联性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与存档。然后根据已获得整体的工程信息数据,对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评定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检测建筑项目主体结构是一项挑战性工作。一方面需要技术人员有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有实践经验。专业的检测人员需要重视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确保准确检测,同时也需要提升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和教训,丰富理论知识,保证结果精确。
参考文献
[1]安建科,杜颖煊.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6(26):79.
[2]王素卿.提高认识扎实工作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在全国住宅工程质量现场会议上的讲话[J].工程质量,2013(1):21.
[3]苏玉静.试论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新工艺新材料,2014(22):196.
[4]卢艺允.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847.
[5]马艺航,王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2190-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