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范熀明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范熀明
[导读] 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进行探讨;对如何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需要的人员提供帮助。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建筑行业领域竞争非常激烈,为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单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对于住宅施工而言,在施工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是很有必要的,在施工中采用该技术时,要对预支构建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要对安装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进行探讨;对如何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需要的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浇筑施工;装配式住宅;建筑构件

引言:在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国家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对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关注,加大了对新农村的投入,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房屋改造是主要的内容,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符合绿色环保发展需求,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1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在最近几年以来,城市发展非常迅速,以至于很多人在城市里生活,进一步增加了城市住房的使用量,人们更加关注住房问题。对于房屋施工而言,采用混凝土施工,能提高施工进度,与该技术有关的施工构件,通常能在加工厂完成,施工人员将制作好的构件安装好,就能完成施工过程,因此该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得到普遍推广。另一方面,现在可以使用的能源逐渐减少,空气污染更加严重,政府倡导绿色建筑施工,对于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施工的粉尘进行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施工要节约材料,不能出现浪费材料的现象。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而言,其有关的构建构件,能依据施工设计方案在厂家进行制作,进而避免了在施工中出现粉尘,发出噪音、或者由于施工材料缺乏,而导致施工不能如期完成,避免资源浪费,由于该技术有这些优势,因此在建筑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2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
        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文包括以下方面:台座模具质量的有效控制;建筑构件的有效控制;灌浆施工的有效控制;浇筑施工的有效控制以及混凝土结构的集成优势等,接下来将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2.1台座模具质量的有效控制
        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而言,台座模具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时要确保模具的质量,因为台做模具的质量能直接决定预制构件的质量,对于预制构件而言,台做模具是重要的制作工具。一般而言,台座模具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钢台座模具以及混凝土台座,对于台座而言,台座的表面应当具备一定的平滑度,要求台座的平滑度应当控制在3毫米范围之内。同时要求台座要具备较好的稳定能力以及硬度,以便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能抵抗住外来的冲击力,同时还要避免台座受到蒸发作用而出现形变的现象。制作模具的目的就是便于施工进行,因此要求模具的功能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比如满足预制构件的需求,满足构件定位的要求,满足插筋施工的要求,与建筑施工生产工艺相符等。
2.2对建筑构件的有效控制
        为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在安装飘窗的时候,要把螺栓与螺母连接好,以便能提高飘窗安装的质量。针对于建筑楼梯的安装来说,应当控制好楼梯板的支撑,确保支撑工作进行到位,确保楼梯板具备一定的支撑能力,避免安装之后的楼梯板,由于支撑强度不高,而导致在使用楼梯板时,出现坍塌的不好现象。对于住宅台板的安装而言,应当确保台板的高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并使用螺母对台板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装后的台板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当对以上建筑部分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才能避免施工出现质量问题,进一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2.3对于灌浆施工的有效控制
        对于灌浆施工而言,泥浆的分布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灌浆施工时,为确保浆体的质量,需要对浆体进行现场制作,并在第一时间在施工中使用浆体,达到现做现用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浆体时,首先需要在搅拌池里加入一定量的水,加水的量应当是施工实际需求量的85%,之后在进行数分钟的搅拌,搅拌完成之后,再向搅拌池里加入剩余的水,等待全部的搅拌环节完成之后,需要将浆体进行静置一定时间,一般3小时为宜,以便浆体中残余的空气能有效排除。

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应当在8摄氏度到45摄氏度之间进行施工,以便在进行灌浆施工时,浆体表面具备一定的平整度。为了避免外界因素对浆体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完成灌浆施工环节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促使,对浆体的表面进行覆盖处理,例如在进行工程施工时,由于受到太阳光照射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泥浆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对住宅墙体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当对墙面采取分层灌注的施工方式,一般而言,混凝土层层之间的灌注厚度应当处于40厘米左右,进行灌注完之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震捣处理。
2.4对浇筑施工的有效控制
        在对建筑构件进行安装时,需要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为提高构件之间的粘附能力,可以采用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加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住宅建筑物的强度。由于构件材料的不同以及建筑结构的不同,在对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有着不一样的控制要求。一般而言,需要进行浇筑的有:建筑墙体以及合成板等,比如建筑混凝土墙体结构,在对其进行浇筑施工时,需要提前对墙面进行清洁处理,比如处理墙面的尘埃以及被腐蚀的钢筋等,增强建筑构件之间的粘附力,在使用浆体进行浇筑施工时,需要对浆体的量进行控制,在控制用量时,主要依据墙体的实际情况,比如墙体的厚度以及墙体的高度等。在进行完浇筑施工之后,需要在现场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浆体完全干燥,完全凝固。
2.5混凝土结构的集成优势
        对于混凝土装配式的建筑结构以及浇筑混凝土结构而言,在施工中占据着很大优势,能积极发挥工厂的作业,优化施工的程序,降低施工人员任务量;能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效率,还能最大化的对资源进行利用,促使预制构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充分使用,促使工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在制作建筑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建筑构件进行组装,比如建筑构件的载体以及构件连接处等。在制作混凝土构件的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将每个构件成分进行拼装,并对其进行模拟安装,从而能有效发挥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比如技术集成优势、施工集成优势等,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工业化水平,同时还能避免资源浪费,预制的构件产品满足施工要求,且满足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
3 关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明确施工方案: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而言,施工作业是非常复杂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进而降低施工的质量,以及不能如期完成施工,因此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时,施工方案显得较为灵活,对于装配式的建筑施工而言,由于施工过程得到简化,以至于整体的施工工序较为明确,为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及效率,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方案加以明确及规定。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较为模板化,因此在进行水电施工以及住宅门窗施工时,建筑的构件可以同时进行,比如楼板构件以及墙板构件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缩短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水电施工时,存在很多的线路以及水管管道,因此在进行该环节的施工时,应当做好对线路及管道的处理工作,从而确保水电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对门窗进行安装,以及对建筑进行装修时,两者可以同步进行,进而能提高整体建筑施工的效率。
        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管理的水平:虽然装配式住宅在施工时具备较多优势,但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其进行规范的话,将不能充分发挥装配式住宅的优势,这就要求有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加以限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优势,以便能更好完成建筑施工任务。另一方面,考虑到部分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不能有效掌握新颖施工技术,尤其是建筑施工的基层人员,为确保建筑施工工程能如期完成,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专业的培训,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充分使用新颖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及效率。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对于住宅台板的安装而言,应当确保台板的高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并使用螺母对台板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装后的台板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灌浆施工时,为确保浆体的质量,需要对浆体进行现场制作,并在第一时间在施工中使用浆体,达到现做现用的目的;在对建筑构件进行安装时,需要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为提高构件之间的粘附能力,可以采用浇筑的施工方法进行加固;在制作建筑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建筑构件进行组装。
参考文献:
[1]陈函.基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65-67.
[2]李德胜.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55-56.
[3]汤健.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97+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