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强、工期长、投入成本高、技术类型多样等特征,尤其对施工技术来说,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设计图纸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大相径庭,而施工企业为了保质量、增效益、促发展,在施工当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个成熟、独立的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体系,并在实际施工当中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
1重要性
1.1提升建筑市场生产力发展水平
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进程。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间的业务、技术往来合作关系越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诸多发展机遇,因此,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依托于技术创新,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不断采用新技术,与世界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相同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而建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由此可以看出,土建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建筑市场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1.2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形象
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土建施工技术必将被淘汰,而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新型施工技术必然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尤其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比如BIM技术,为施工企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了建筑工程的三维立体可视化模型,建筑主体结构与各分项工程的参数指标都能够在模型上体现出来,对优化设计思路、制订成本控制举措、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施工新技术的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能够帮助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2对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现状探析
2.1土建施工技术存在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完工,土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每一个工程的实施都离不开建筑工人的操作,所以在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都需要严格管控,保护土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安全的施工环境是每一个工程项目发展的根本。但是我国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是,技术相较于发展较好的国家来讲仍然是落后的,而土建施工技术的落后也直接导致我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系数较低,这样的现状不能让建筑企业较好的发展。
2.2土建施工技术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
对于家庭而言,对于房屋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长时间使用的。而土建工程的特性亦是如此。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想要保证工程交付后能够长期使用也就是保证耐久性这个问题来看,目前的土建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对于建筑企业想要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对于现如今我土建施工技术而言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耐久性能较弱,也就导致很多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比如说建筑工程多有断裂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工程不能达到标准。建筑工程中一旦存在质量的问题,那么整个工程以建完的部分也是不能交付使用的,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从新建造,这人导致人力、物力、财力都浪费了,并且建筑工程不能在约定期限交付,导致工程期限延后。这样的问题存在会使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很难得到进步。所以说,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耐久性能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保障工程按时交付的关键。
3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参与、协调和配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如此复杂的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的建设,对不同工种及不同施工环节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明确各部门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形成一个纵向和横向管理的科学组织管理体系。
3.2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水平
在土建施工管理工作中,有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后,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很多并不属于相关制度上存在的问题,而是在对管理制度等进行实际的落实与实施中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施工人员之间欠缺有效的信息沟通,所以导致在工程进度的衔接上不顺畅。因此,需要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不同部门及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协调管理水平,保证整个工程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都需要积极地沟通与交流,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实时的了解,并保持对施工人员的督促。对于施工检查的管理人员来说,也可以及时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正与落实。
3.3早拆模板技术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安全稳定性高、材料周转快、投入资金少、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主要表现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楼板受力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工艺流程较为规范,杜绝了模板搭设随意性状况的发生。在夏季施工时,模板层数从3层减少到1层,冬季施工时,模板层数由4层减少到1层,这就大大减少模板材料的周转费用,进而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工艺流程较为简洁,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进度合同标准要求。早拆模板技术的工艺流程是首先拆除柱头的梁托,使龙骨与模板下落,接下来卸下模板块与龙骨,最后拆除水平支撑与斜撑,与常规支模技术相比,早拆模板技术能够节省一半的作业时间。由此可以看出,早拆模板技术只拆除模板模板,而保留立柱,这样一来,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影响,同时,拆除下来的模板经过清洗处理后,可以二次循环利用,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模板投入成本,并且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3.4深基坑支护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在施工当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复合土钉墙、高压旋喷桩、排桩、钻孔灌注桩等。以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为例,该技术是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竖向钢管、微型桩与深层搅拌桩或者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支护体系。其中,预应力锚杆主要是指锚杆机锚管、锚索等,止水帷幕的构成方式包括灌浆法、水泥土搅拌法、钻孔咬合桩法、冲孔水泥土咬合桩法。而微型桩主要是指直径小于4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或者是直接打入土体中的角钢、工字钢等种型钢形成的桩体。这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不仅适应能力强、适用范围广,而且支护效果好,施工成本低,在深基坑施工当中的应用频次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于15m的基坑,适合的土质包括淤泥质土、砂质土、粉土或者黏性土。
结语
土建施工新技术涉及技术种类较多,而且各种新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始终处于持续创新状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建筑工程类型、规模等信息,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新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霍虹志.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519.
[2]李生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