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两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行政主管部门在安全、质量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旨在规范建筑行业发展,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变革。“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关系着安全事故发生、质量形成以及成本投入,此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应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管理规定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下文就立足于该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尽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创新方法探析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维护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施工阶段,现场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也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优化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极为必要,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性的重点工作,值得着重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目的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必须要采用正确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控制施工技术的发挥,由此可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建筑工程在合理的技术管理下,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对于施工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效益性都有着一定的保障。
2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1)质量问题显著。主要表现为地基基础不均匀、局部地面沉降、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工程地基区域的土质不好(不良土、软弱土)、未对地基实施逐层回填、操作不当或是混凝土结构振捣与养护不科学等。这些问题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性问题。(2)管理措施的系统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现场管理规划与制度不完善、管理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部分企业虽然在当前的施工现场中展开了管理工作,但是其制度依旧需要调整完善,且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以达到理想水平。(3)现场管理的全面性较差。部分企业当前的施工现场管理更侧重于质量与成本管理,对于进度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建设相对忽视,管理的全面性不高。(4)与施工人员的沟通程度不足。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施工人员的配合,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不通畅,导致施工管理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落实。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和创新方法
3.1全程监控质量,超前指导施工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从多方面加强材料管理工作,明确基本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水准,针对钢筋、水泥、拌和料等非标准化材料,对非标准化材料严格落实分批次抽检措施,所有材料进场前,必须要经过严格检验,若检验不合格则不予进场。针对钢筋等半成品材料,要着重强化管理,综合采用目测、试验方法,首先检查钢筋外观轴线是否对中,然后进行弯折检查、强度检查。针对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比如混凝土外加剂、河沙、石粉等,应采取多种精确化量具,并通过试块检验的方式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每个班组在正式进场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应召集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等现场施工相关人员开展施工培训、技术交底,通过案例介绍、罚则详解等多种形式,强化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明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工序必须要落实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现场负责人终检”,每一次检查都需要有完善的签字认证手续,施工员、质检员,综合采用突击检查、巡检、旁站监督等方式,确保现场作业规范性,消除现场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以及质量隐患。
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不仅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同时也要要求监理方陪同检查,无质量问题,且所有隐蔽工程都施工完成后,监理方工程师签字认可,并做好影像记录,如此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2电气接地施工
电气接地工作直接施工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等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工作进行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钢筋笼捆扎;在进行这一项工作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利用钢筋的主筋作为整体接地线,若工程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增加钢主柱结构的地界线,还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结构既定的避雷线应错开,以此来完善电气接地效果。②混凝土与钢筋;在电气接地线施工中,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控制好UN凝土结构与钢筋之间的配合问题,适合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安装才能保证整体结构的配合度。
3.3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交流
为了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除了要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与配套奖惩制度外,还要积极与施工队伍展开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问题与施工情况。此时,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①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行为落实现场管理,但是也不能放任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施工进度、从而造成忽视施工质量的问题;主动与施工人员沟通,充分发挥出外部的影响力,例如领导层、监理人员、业主要求等等,引导施工人员对存在问题的施工项目落实主动返工;②提前完成项目要求、技术关键点、管理与检查要点的说明,降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维护施工现场和谐的同时保证管理工作的效果。
3.4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
3.4.1施工质量管理
提前完成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目标、内容的设定,并设置、落实高度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教育,定期与不定期落实质量检查;在分项目施工、隐蔽工程与关键施工项目完成后展开质检,一旦发现质检未达标项目立即展开返工;对入场材料与设备展开数量清点与性能质检,严禁质量未达标物资入场;物资使用前实施质检,不得使用失效、性能降低的材料施工,不得使用故障设备施工;前一道施工项目未质检与验收签字时,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4.2施工工期管理
提前完成合理施工进度计划制定,以此为指导展开施工工期的管理;细化进度计划内容,设置季度施工计划、月度施工计划以及施工周计划,每周展开一次施工情况报告与总结会议,保证计划内容切实落实;提前协调雨季、农忙季节、节假日等时期的施工进度,使用提前考量、适当延长施工时长、协调工序等方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如期完工;一旦发现施工周计划未按时完成的现象,应当立即分析原因,并落实针对性处理与加快施工,避免工期进一步延长.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关系着建筑工程建设效益以及质量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我国建筑行业正持续规范,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管理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广大从业者应深刻认识到当前建筑行业迎来的迫切变化,深入分析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式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占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策略[J].智能城市,2019,5(23):82-83.
[2]王兰浩,付静.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2):274.
[3]王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3876.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35.3764.
[4]常东.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与要点分析策略[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245.
[5]黄永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557.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34.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