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化工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在其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因人、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引发安全问题,而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往往伴随着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必须提高对其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新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建设规模也越来也大。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但安全事故仍然有增无减。必须从工程管理实践角度,探讨可行的管理策略,解决以往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E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储备,是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在进行石油化工项目工程有效开发的过程中,为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相关单位需要做好建设现场环境的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做好安全的防护和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建设环境更加的安全,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稳定的进行。
1、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1.1管理意识问题
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是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石油化工的安全生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其项目建设工程进行指导和约束。但是从工程实践角度来看,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缺乏安全防护意识,也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能力,在进行危险性施工,比如高处作业、用火用电作业、吊装作业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更有甚者,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标准规范,比如在高处作业时为了方便,直接向下抛物,相当于制造危险源,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和处罚。
1.2职责分工不明确
石油化工企业职责分工不明确是造成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出现安全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和生产管理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着员工工作内容相互重叠、职责权限分工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而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诸多施工工作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且该项目的建设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各施工工序之间的专业协调往往会因为施工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的不明确而造成一定的脱节现象,施工技术交底、图纸交底及会签等的不明确很容易造成工程项目建设在出现安全管理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进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且难以及时解决出现问题的情形,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突发的安全事故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进一步增大不良影响的后果。
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是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存在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施工项目部和在施工现场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但绝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职责往往仅由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承担,施工现场的诸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其他各个部门严重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意识,甚至会不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安全管理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对破坏安全管理行为的相关个人或班组进行严格的奖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效力。此外,安全生产措施实行的不到位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的重要表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及公司检查这三级管理制度不能进行科学融合,项目经理往往抓生产而不顾项目安全,甚至存在不能及时纠正和彻底整改安全隐患的不良行为。
2、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2.1严格遵守石油化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在石油化工项目的实施阶段,严格遵守石油化工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保障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符合相关标准的重要措施。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石油化工项目的相关建设程序,履行提前报批等重要手续,根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购买相关安全防护用具,尽可能地杜绝三边工程,做到先设计后施工等诸多要求是满足石油化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内容。同时,石油化工项目在其实际验收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HSE管理制度,严格按照HSE管理制度的相关管理内容,对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项目建设安全。
2.2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有效保障项目建设安全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水平,能有效降低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发事件对工程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破坏。在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进行应急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应急管理程序与步骤,从应急资源的相关需求分析出发,在对应急资源进行预先准备的同时,保障应急资源的后续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降低突发事故给本项目工程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加大对应急资源的管理与控制,防止应急资源质量不合格而给工程项目建设留下安全隐患。
2.3构建现代化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具体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注重管理体系的创新。首先,加强技术手段的引进与更新。积极引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针对石化工程现场作业所涉及的要素,包括材料的采购与存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及石油能源的炼化处理等,合理设置管理模块,实现分层管理,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在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不断地对管理功能和覆盖面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达到精细化的管理目的。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现场环境的监控体系进行完善。构建智能化的监控中心,对现场环境进行自动化监控。针对环境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智能分析,并设置警报装置,以便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潜藏的风险隐患,通过统筹指导作业人员实现风险的快速规避,有效控制风险成本,保障工程进度得以顺利进行。
2.4加强管理宣传,强化人员素质培训与考核
在石化工程领域,相关单位需注重安全管理的思想宣传,加强作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教育。首先,通过上传下达以及组织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内部员工队伍积极渗透安全施工理念,并将国家在石化工程安全建设方面所提出的相关法规进行合理渗透。同时,重点加强作业人员素质考核,针对现场环境中关于施工作业的不合理之处进行纠正,加强先进工艺技术的渗透。全面落实责任制机制,注重人员素质考核,提高整体作业专业化水平。
2.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针对上述安全风险因素,为确保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必须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分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过程中,应全面搜集工程项目资料,针对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特点,围绕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内容,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最终落实到人。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分工,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脱的现象,影响安全问题的整改效率。工程监管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标准,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要认真记录。
结语
依前所述,在石油化工领域,为保证建设工作的规范性与安全性,相关单位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针对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管理理念、机制、工作体系以及风险防控检查、人员素质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从而保证所构建的管理体系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所呈现的管理成效更加的突出,支撑着具体的建设工程安全、稳定的得以开展。
参考文献:
[1]古永安.浅谈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理[J].石化技术,2019,26(12):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