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陆荟先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8期   作者:陆荟先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城市发展建设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不断地转变思维意识,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尤为关键。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公用工程的建设开展,对于城市功能的丰富,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市政公用项目建设实际,由于管理不当,因此给社会经济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重点分析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对策分析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实际,首先探究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其次进行对策分析,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做出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相关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也随之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情况虽然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导致了非常多的问题出现,对项目施工的顺利展开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跳出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综合考虑工程实际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为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展开及作用发挥贡献更大的力量。所以,本文展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有着重要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在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公用工程范畴。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设施。它主要由交通、给水、排水、燃气、环卫、供电、通信、防灾、园林绿化等各项工程系统构成。其中,城市道路设施含有城市机动车道、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车道、公共停车场、广场、街道标志牌、道路建设以及道路的其他设施等。城市桥梁设施主要包括城市桥梁、过车隧道、大型人行桥、地下过道和其他桥涵设施。城市排水设施包括城市管道、积水管道、雨水污水管道、沟渠、污水处理厂以及其他设施。
        2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存在的不足
        2.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内容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工程设计前对资料采集、材料采购、现场施工等内容的管理,市政公共施工管理主要有:市政工程施工应根据施工合同所进行,因此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需要管理施工设计和进度,加强分析施工现场管理,主要表现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管理工程施工质量,需要确保管理施工材料,跟踪施工状况。在施工后,应进行验收管理和竣工材料管理。
        2.2项目管理制度问题
        当前市政公用项目管理过程中,制度层面的不完善是当前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首先,当前市政公用工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重要的问题所在,制度层面的规范往往宏观化,这种大而化之的管理制度,难以对于具体问题进行规范管理,这种不完善的制度层面下,难以从整体层面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其次,项目管理制度监管不严,也是重要的问题所在,即项目管理过程中,不遵守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失对于制度层面的监管,同样限制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监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在岗监理人员却由未取得监理人员持证上岗资格证,不具备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的资格,且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大多只是一个形式,培训后的效果并不明显。
        2.3成本管理问题
        现在我国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并不符合理想需要,其在展开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也没有综合考虑分析实际费用以及内容,导致了二者产生了脱节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运算工程质量。除此之外,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很多管理人员都并没有把人工管理费用和实际费用支出纳入到预算管理工作里面,使管理标准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导致了超支浪费的情况出现,极大阻碍了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展开。


        3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的有效解决措施
        3.1安全理念
        若想要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水平,则需要在根本上创建完整的管控制度和处理制度,保证施工流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快速处理有关问题。在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制度中,应加强培训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创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教育计划,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根本上,认识到现场维护的重要性。施工人员需要在指导下,维护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结构,推动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发展,并且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包括项目较多,道路桥梁、排水施工等均需要施工团队创建动态管理制度,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多层面分析施工项目管理,从而落实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标准,保证从各角度深层次审核项目、监督项目,健全生产需要,方可维护施工管理标准,确保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信息性、有效性。
        3.2构建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构建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是重要的思路。首先,构建项目管理制度,就是不断地基于实际,根据具体的市政项目,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一,构建管理制度,要结合实际,针对具体问题,重点问题进行制度构建。例如,对于项目中的重难点问题,针对性地建立制度,保证项目正常开展。其二,在制度构建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地提升意识,动态地进行制度层面的完善。充分利用制度层面的规范性,促进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层面的质量提升。其次,通过制度层面的完善,也是当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重要的发展趋势,促进项目开展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也是当前工程建设理念层面的要求。
        3.3提升成本管理力度
        要想切实做好市政公用工程管理,提升工程管理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升成本预算管理力度,并在展开工程施工以前,进行工程人力、物力等项目所需费用的合理预算,这样才可以使资金配置程度达到最优状态,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施工单位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为预算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出更大的贡献。
        3.4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计划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要想实现项目的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前期策划,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具有决定性指导作用,关系着所有项目参与方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必须认真编排施工计划,严格执行施工计划,及时完善施工计划,避免因计划的不完善而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质量受损和施工成本增加,最终影响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市政公用工程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其过程包含着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等流程,若是某个环节的管理被忽视,则容易影响到工程给,因此需要注重出现的问题,实行有效的措施解决,进而让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得到保证。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预定经营标准,一方面能够实现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建国,周明祥,等.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12(08):125-135.
        [2]吴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56-57.
        [3]雷慧仲.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66.
        [4]吴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